《临清阻泊》

时间: 2025-01-19 15:47:29

河渠启闭问官程,闸吏威尊阻客行。

晓塔晴开篷外影,夜涛寒上枕边声。

沙昏鱼菜喧新市,日暗牛羊下旧城。

瓦砾不堪寻故迹,愁听父老话承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清阻泊》
作者: 王揆 〔明代〕

河渠启闭问官程,
闸吏威尊阻客行。
晓塔晴开篷外影,
夜涛寒上枕边声。
沙昏鱼菜喧新市,
日暗牛羊下旧城。
瓦砾不堪寻故迹,
愁听父老话承平。

白话文翻译:

此诗描绘了诗人在河渠附近停泊时的所见所感。作者询问官员关于开关河渠的事宜,但却被闸口的官吏阻止,无法通行。清晨时,阳光透过塔楼投射到船篷外,夜晚则听到海浪拍打的声音。沙滩上,鱼和蔬菜的叫卖声喧闹着新市场的热闹,而天色渐暗,旧城里的牛羊归家。瓦砾满地,无法再寻觅往日的踪迹,心中愁苦,只能倾听老人们讲述过去太平盛世的故事。

注释:

  • 河渠:指河流和渠道。
  • 启闭:开启和关闭。
  • 闸吏:管理闸口的官吏,具有权威。
  • 晓塔:清晨时分的塔楼。
  • 篷外影:船篷外投射的影子。
  • 夜涛寒:夜晚海浪的寒冷声音。
  • 沙昏:傍晚时分沙滩的景象。
  • 鱼菜:指鱼和蔬菜的新鲜食物。
  • 牛羊:指家畜,常与乡村生活联系在一起。
  • 瓦砾:破碎的瓦片和石块,象征着过去的遗迹。
  • 承平:太平盛世的意思。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通过描述官吏的威严和百姓的生活,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和历史变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揆,明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色及人事变迁,风格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明代,反映了诗人在旅行中对自然景观与社会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表现了对时代变迁的无奈与思索。

诗歌鉴赏:

《临清阻泊》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河边停泊时的复杂感受。诗作开篇以“河渠启闭问官程”揭示了官民间的隔阂,官吏的威权使得诗人无法顺利通行,暗示了当时社会的权力结构与人们的无奈。接着,诗人在晨昏交替之际,描绘了清晨的宁静与夜晚的寒冷,形成鲜明对比,营造出一种孤独感。诗中对新市的喧嚣与旧城的宁静也形成了强烈对比,展现了社会的变迁与人们生活的多样性。

“瓦砾不堪寻故迹”一句,表达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现实的失望。诗人通过对父老讲述的“承平”时期的向往,流露出对太平盛世的渴望与对动荡不安的忧虑,情感真挚而深刻。

整首诗在细节上充满生活气息,情感上表现出一种沉重的历史感,折射出诗人对社会变迁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河渠启闭问官程:诗人询问官员关于河渠通行的情况,显示出对交通阻碍的无奈。
  2. 闸吏威尊阻客行:闸口的官吏权威,阻止了诗人的行程,暗示官民关系的紧张。
  3. 晓塔晴开篷外影:清晨阳光照射下的塔楼与船篷外的影子,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
  4. 夜涛寒上枕边声:夜晚波涛的声音传来,增添了诗人的孤独感。
  5. 沙昏鱼菜喧新市:傍晚的沙滩,市场的喧哗与生活的繁忙形成对比。
  6. 日暗牛羊下旧城:天色渐暗,牛羊归家的景象,表明乡村生活的宁静。
  7. 瓦砾不堪寻故迹:满地的瓦砾,无法寻找到往昔的痕迹,象征历史的变迁。
  8. 愁听父老话承平:愁苦的心情中,倾听老人们对太平盛世的回忆,流露出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晓塔晴开”与“夜涛寒上”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反映了内心情感,增加了诗的表现力。
  • 意象:如“牛羊”、“瓦砾”等意象,既展现了生活的真实,也传达了历史的沧桑。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历史变迁的深刻反思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局变动的无奈与对和平安宁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河渠:象征着生活的流动与变迁。
  • 闸吏:代表了权力与阻隔。
  • 晓塔夜涛:分别象征宁静与孤独,形成对比。
  • 牛羊:体现了乡村的安宁与生活的朴素。
  • 瓦砾:象征着历史的遗迹与沧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闸吏”是指什么?

    • A. 渔民
    • B. 官吏
    • C. 商人
  2. 诗人对“承平”时期的态度是?

    • A. 否定
    • B. 回忆与向往
    • C. 无所谓
  3. “瓦砾不堪寻故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A. 失望与痛心
    • B. 高兴
    • C. 期待

答案:

  1. B. 官吏
  2. B. 回忆与向往
  3. A. 失望与痛心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庐山谣》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 王揆的《临清阻泊》与李白的《庐山谣》都表现了对自然的描绘与对历史的思考,但前者更侧重于社会变迁中的个人感受,而后者则强调了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哲理。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