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韵赋散水花得盐字》

时间: 2025-01-04 11:52:34

苔径斜通砌竹鞭,素光交映入湘帘。

若教谢女庭前种,不道空中雪似盐。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苔径斜通砌竹鞭,素光交映入湘帘。若教谢女庭前种,不道空中雪似盐。

白话文翻译:

这条青苔的小路斜斜地通向铺砌的竹子,明亮的月光与竹影交相辉映,透过湘妃竹的帘子洒落下来。如果让谢女(谢道韫)在庭前种植,我不敢说空中飘落的雪花就像盐一样。

注释:

  • 苔径:青苔的小路。
  • :指砖石或木材等铺成的表面。
  • 竹鞭:竹子,形状像鞭子。
  • 素光:明亮的月光。
  • 湘帘:湘妃竹制成的帘子,湘帘常指带有湘地风情的竹帘。
  • 谢女:指古代的谢道韫,以才情和美貌著称。
  • 庭前种:指在庭院中种植。
  • 空中雪似盐:比喻雪花如盐一般,形容雪的洁白和稀薄。

典故解析:

  • 谢道韫:谢道韫是东晋时期的女诗人,以其才华和美貌著称,曾被称为“谢女”。她的诗才在当时非常有名,常被后人歌颂。
  • 雪似盐:这里的比喻,意指雪的颜色如同盐一般洁白,表明一种纯净的美感。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张镃,字仲明,号东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山水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
  •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宋代,正值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与追求,表达了他对月光和雪景的细腻感受。

诗歌鉴赏:

张镃的《分韵赋散水花得盐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月光下的静谧之美,诗中通过“苔径”、“竹鞭”、“素光”构建出一个清幽的自然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环境的深切观察。诗的开头,苔径与竹鞭的结合,营造出一种静谧的氛围,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亲近感。接着,月光透过竹帘洒落的意象,营造出柔和而梦幻的光影,给人一种心灵上的宁静。

最后一句“若教谢女庭前种,不道空中雪似盐”则引入了谢道韫这一历史文化典故,既表现了对古代才女的敬仰,也通过“雪似盐”的比喻,进一步强调了雪的洁白和轻盈,呈现了诗人对美的追求与赞美。整首诗在细腻的自然描写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中,展现出一种淡雅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联描绘了一条青苔的小路,给人一种宁静、清新的自然环境的感觉。
  • 第二联通过“素光交映”展现了月光与竹影的奇妙结合,暗示了自然之美的和谐。
  • 第三联引入谢道韫,表达了对才女的崇敬,同时也表现了一种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雪比作盐,形象生动地传达了雪的洁白和轻盈。
  • 对仗:诗中使用了对仗的修辞手法,使得诗句更加对称和谐,增强了诗的音乐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传达了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和对古代文化的敬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苔径:象征自然的宁静与纯净。
  • 素光:象征月光的清澈与柔和。
  • :象征纯洁与美好。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刻感受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谢女”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 A. 李清照
    • B. 谢道韫
    • C. 王昭君
  2. 诗中“雪似盐”是用来形容什么?

    • A. 雪的颜色
    • B. 雪的形状
    • C. 雪的气味
  3. 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战争的思考
    • B. 对自然美的赞美
    • C. 对人生哲理的探讨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温庭筠的《月下独酌》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张镃的《分韵赋散水花得盐字》与温庭筠的《月下独酌》同样描绘了月光下的美景,但张镃更多地注重了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温庭筠则更多地表达了孤独与思考的情感,展现出不同的艺术风格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诗词鉴赏辞典》
  3. 《古典诗歌的艺术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