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郦生长揖图》
时间: 2025-01-04 07:51: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高阳狂生六十馀,
入谒自通臣博徒。
刘季嫚士如庸奴,对客濯足以两姝。
生云足下扶义初,奈何不礼长者乎。
隆准一笑延坐隅,与随何辈载后车。
刻六国印识尤迂,向微留侯几误渠。
胡雏闻人说汉书,千载而下犹揶揄。
掉舌所得良区区,投身沸鼎何其愚。
呜呼!博徒果不贤腐儒。
白话文翻译:
高阳的狂生已经六十多岁了,
拜访了自己所认识的博徒。
刘季的士人就像庸奴,对客人洗脚就像两位美人。
生云在你脚下扶持义气,怎么能不礼遇长辈呢?
隆准微笑着坐在角落,与何辈的随从一起搭乘后车。
刻六国的印章知识实在太迂腐,
向微留侯请教却几乎误入歧途。
胡雏听人讲述《汉书》,千年之后仍然被戏谑。
掉舌所获的真理小得可怜,
投身于沸鼎之中真是愚蠢的行为。
哎!博徒果然不如腐朽的儒生。
注释:
字词注释:
- 高阳:高阳是人名,指的是高阳狂生。
- 狂生:指性情放纵、狂妄自大的年轻人。
- 博徒:指热衷于博弈的人。
- 庸奴:无能的奴隶,形容低贱的地位。
- 濯足:洗脚,表示一种礼遇。
- 隆准:指的是隆准(人名),可能是个性格温和的人。
- 微留侯:微留侯是指留侯张良,历史上著名的谋士。
- 胡雏:指胡适之的后代,象征着后来的学者。
典故解析:
- 六国印:六国印是指春秋战国时期六个国家所用的印章,象征着古代的文化与权力。
- 汉书:是中国古代的史书,作者是班固,记录了汉朝的历史。
- 沸鼎:比喻极端危险的环境,常用于形容身陷险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1269),字子升,号卧云,南宋时期的诗人,擅长词、诗,作品多表现对现实的不满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对博徒的讽刺以及对儒生的思考,表达了对文化和道德的深刻关注。
诗歌鉴赏:
《郦生长揖图》以其独特的视角和犀利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诗中通过对高阳狂生的描绘,揭示了士人和博徒之间的对比,表现了对庸碌之人的讽刺。诗人以“高阳狂生”起笔,暗示其狂妄不羁,随意交往的态度,随即转向对“刘季嫚士”的描绘,指出士人对待客人的态度低贱而庸俗。接着,诗人再以“生云”反问,强调对长者的尊重,体现出儒家的礼仪观念。再者,诗中提及“刻六国印识”与“微留侯”之典故,寓意对历史知识的评判,指出如今的学者往往沉迷于表面,而忽视了真正的道义与智慧。最后,诗人以“博徒果不贤腐儒”收尾,体现出对文化的深刻失望以及对社会现象的深思,传达出一种对纯粹价值的追求与对世俗风气的不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高阳狂生六十馀:描绘高阳狂生年逾六旬,暗含其狂妄之态。
- 入谒自通臣博徒:高阳狂生自以为是,拜访自认为有关系的博徒。
- 刘季嫚士如庸奴:对比刘季,士人如同无能的奴隶。
- 对客濯足以两姝:展示了士人对客的低贱态度,像在为两位美人洗脚。
- 生云足下扶义初:强调对长者的尊重,质问为何不礼遇长者。
- 奈何不礼长者乎:反问不尊重长者的原因。
- 隆准一笑延坐隅:隆准微笑着坐在角落,暗示其涵养。
- 与随何辈载后车:与庸俗之辈同车,显得不屑。
- 刻六国印识尤迂:讽刺对古代知识的肤浅理解。
- 向微留侯几误渠:提到历史人物,表达对误解历史的批评。
- 胡雏闻人说汉书:提到后人对《汉书》的误解。
- 千载而下犹揶揄:强调对历史的讽刺与戏谑。
- 掉舌所得良区区:批评对真理的肤浅理解。
- 投身沸鼎何其愚:形容投身险境的愚蠢。
- 呜呼!博徒果不贤腐儒:总结对博徒的失望和对儒生的反思。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博徒与士人的对比,突显士人的庸俗。
- 反问:增加诗歌的情感深度,激发读者思考。
- 典故:使用历史人物和事件,增加诗的文化厚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强调对古代文化与道德的重视,表现出作者对更高理想和真正知识的追求,同时也流露出对当下庸俗现象的失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狂生:象征着不羁和狂妄。
- 庸奴:象征着对社会地位的讽刺。
- 长者:象征着智慧与尊重。
- 沸鼎:象征着危险与愚蠢的选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高阳狂生的年龄是多少? A. 四十
B. 六十
C. 八十
答案:B -
刘季嫚士被比作什么? A. 侠士
B. 庸奴
C. 君子
答案:B -
诗中的“投身沸鼎”意指什么? A. 明智的选择
B. 愚蠢的行为
C. 对历史的误解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浪淘沙·把酒问月》:李白的作品,表达了对人生的思考。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描绘自然美景与人生哲理。
诗词对比:
- 《登高》(王之涣):同样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通过历史人物的抒怀,反映对过去的感慨。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读》
- 《古典文学研究》
- 《刘克庄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