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霸东石桥,桐花尽落》

时间: 2025-01-17 09:28:25

老去能逢几个春,今年春事不关人。

红千紫百何曾梦,厌尾桐花也作尘。

意思解释

过霸东石桥,桐花尽落

作者: 杨万里 〔宋代〕

原文展示:

老去能逢几个春,今年春事不关人。
红千紫百何曾梦,厌尾桐花也作尘。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感叹自己年岁已高,能遇到的春天已经不多。今年的春天和自己无关,满眼的红花紫花曾经让人梦醉,而如今对那飘落的桐花感到厌倦,仿佛它们也只是尘埃。


注释:

  • 老去:年龄的增长,年老的意思。
  • 关人:指与自己有关系,这里指春天与自己无关。
  • 红千紫百:形容花色繁多,色彩鲜艳。
  • 厌尾:厌倦、厌烦。
  • 桐花:桐树的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但此处表达了失落感。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桐花,象征着春天的美丽与生命的繁盛,然而在诗人的眼中,已经是过往的回忆,反映出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感伤。这也反映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他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常在诗中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人生的哲思。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杨万里晚年,正值春天,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春天的无常,借桐花的凋零来抒发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无奈和失落。


诗歌鉴赏:

《过霸东石桥,桐花尽落》是一首充满感慨与思索的诗作。诗人在春天的意象中,透漏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对过往的追忆。诗的开头“老去能逢几个春”,直截了当地表达了岁月的无情,诗人意识到自己年事已高,能经历的春天屈指可数。接着,诗人用“今年春事不关人”来突出自己对春天的淡漠,仿佛春天已经不再是往日那样的美好与令人期待。

在接下来的句子中,诗人描绘了春花的色彩斑斓,象征着曾经的梦想与美好,但在岁月的磨砺下,这些色彩似乎已经黯淡,甚至让人感到厌倦。“厌尾桐花也作尘”,这里的桐花不仅仅是自然的象征,更是诗人内心失落的映射,意味着美好的事物也终将归于平淡与尘埃,令人感到惋惜。

整首诗在言简意赅中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营造出一种孤独、失落而又无奈的氛围。通过对自然的观察与人生的思考,诗人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变化紧密联系,展现了他对生命深刻的理解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老去能逢几个春:感慨自己年纪大了,能经历的春天已经不多,表现出对生命短暂的感叹。
  2. 今年春事不关人:表达今年的春天与自己无关,反映出一种孤独和失落感。
  3. 红千紫百何曾梦:回忆以前春天的美好,色彩斑斓的花朵曾让人梦醉,充满了对过往的怀念。
  4. 厌尾桐花也作尘:对桐花的厌倦,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消逝感到无奈,归于尘土的失落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桐花比作尘埃,隐喻美好事物的消逝。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深刻反思与情感的细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着生命的希望与美好。
  • 红千紫百:色彩斑斓的花朵,象征着过去的美好与梦想。
  • 桐花:既是自然的象征,也是生命流逝的隐喻,代表着美好事物的消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对春天的喜爱
    • B. 对昔日美好的追忆
    • C. 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2. “老去能逢几个春”中的“春”象征什么?

    • A. 自然的季节
    • B. 生命的希望
    • C. 生命的短暂
  3. 诗中提到的桐花代表了什么?

    • A. 美好的事物
    • B. 生命的消逝
    • C. 春天的美丽

答案

  1. C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李白的《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诗人同样表达了对春天的感慨,但他更多地关注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而杨万里的《过霸东石桥,桐花尽落》则更侧重于个人生命的感悟与自然的变化。两者在主题上虽有共通之处,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历史背景却大相径庭。


参考资料:

  1. 《宋诗三百首》
  2.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3. 《杨万里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