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题山云拥月图
仰看游云侧看山,
山云相看自相关。
云移山色随风去,
山接云程拥月还。
白话文翻译:
仰头看那游动的云,侧身看那巍峨的山。
山与云互相映衬,彼此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云彩随风而动,山色也随之而变,
而山又接纳着云的旅程,拥抱着明月的归来。
注释:
- 仰看:仰头观看,表示一种向上的姿态。
- 游云:飘动的云,形象生动。
- 侧看:侧身观看,表示一种不同的观察角度。
- 山色:山的颜色或景色。
- 云程:云彩的行程,指云朵移动的路径。
- 拥月:怀抱或迎接月亮。
典故解析: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的典故,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山与云、月常常象征着自然的和谐与相互依存的关系。山代表着稳重与坚固,而云和月则代表了变化与柔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安扬名,清代诗人,生平事迹较少,有关其文学创作的资料不多,主要以其山水诗闻名。其诗风多表现自然景色,富有哲理,常常通过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
创作背景:
在清代,文人雅士常常游览山水,吟咏自然,以抒发情感和思考。此诗作可能是在一次山水游览中所作,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宇宙关系的思考。
诗歌鉴赏:
《题山云拥月图》是一首极具意境的山水诗。诗中表现了山与云、月之间的和谐关系。首句“仰看游云侧看山”,展示了诗人独特的视角,既有对天空的仰望,又有对大地的侧目,表现出一种自然中的观察者的身份。这里的“游云”与“山”形成鲜明的对比,游云象征着流动与变化,而山则象征着稳定与恒久。
接着,诗人通过“山云相看自相关”的描写,展现了山与云之间的内在联系,暗示着自然界的相互依赖与和谐。此句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更引发读者对生命与自然关系的思考。接下来的“云移山色随风去”,通过云彩的移动引发山的色彩变化,表现了自然界中动态与静态的交融,给人一种流动的美感。
最后一句“山接云程拥月还”,则将诗的意境推向高潮,山不仅是云的归宿,也是月亮的依托,象征着自然的包容与和谐。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描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深刻理解,让读者感受到山水之间的灵动与静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仰看游云侧看山:仰望天空的云,侧身看山,表现出诗人的观察方式,空间的转换营造了立体感。
- 山云相看自相关:山与云彼此映衬,表达了它们之间的密切关系,强调了自然界的和谐。
- 云移山色随风去:云彩随风而动,山色也随之变化,表现出自然的动态与变化。
- 山接云程拥月还:山与云之间的联系不仅体现在景色上,也象征着时间与空间的交汇,表现了自然的包容。
修辞手法:
- 比喻:云与山的比喻,表现了自然的关系。
- 拟人:将云、山赋予情感,表现它们之间的亲密感。
- 对仗:如“仰看”与“侧看”,形成了整齐的音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山与云、月的关系为线索,展示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相互依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山:象征着稳定、坚固与永恒。
- 云:象征着变化、自由与流动。
- 月:象征着光明、宁静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游云”指的是什么?
- A. 山
- B. 云
- C. 月
- D. 风
-
诗的主题主要是描绘什么?
- A. 人生哲理
- B. 自然景色
- C. 战争历史
- D. 社会现象
-
诗中提到的“山接云程拥月还”说明了什么?
- A. 山与云的关系
- B. 云的变化
- C. 月的明亮
- D. 风的吹拂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水的意境,但更侧重于夜晚的宁静与思考,而安扬名的诗则更强调山与云、月的互动与和谐,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