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席上次元明韵)》

时间: 2025-01-17 09:42:28

潦水似讥酒浅,秋云如妒蟾明。

幽人闻雁若闻莺。

更长端有意,菊晚近无情。

诗学笑中偷换,烛花醉里频倾。

罗衣迥立可怜生。

五湖虽好在,客意欲登瀛。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潦水似讥酒浅,秋云如妒蟾明。
幽人闻雁若闻莺。更长端有意,菊晚近无情。
诗学笑中偷换,烛花醉里频倾。
罗衣迥立可怜生。五湖虽好在,客意欲登瀛。

白话文翻译

潦水就像是在嘲讽酒的浅薄,秋天的云彩像是嫉妒蟾蜍的明亮。
隐士听到大雁的鸣叫,仿佛听到黄莺的歌声。更何况我心中有意向,菊花虽晚却显得无情。
诗词的学习在笑声中暗自变换,烛光下的花朵在醉意中频频倾覆。
穿着罗衣的我独自站立,感到无比可怜。五湖再美,我的心意却想要登上瀛洲。

注释

  • 潦水:指的是小河的水,常用来象征平淡。
  • 讥酒浅:意指水浅如同酒量小,暗含对生活的嘲讽。
  • 嫉蟾明:指秋云嫉妒蟾蜍的明亮,暗示秋天的阴郁。
  • 幽人:指隐士或隐居的人。
  • 菊晚近无情:菊花虽晚开,但却显得冷淡无情。
  • 偷换:暗指诗词的技巧与变化。
  • 频倾:指频繁地倾斜,表示醉意的模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赵彦端,宋代诗人,出身于文人家庭,早年才华横溢,后隐居于山水之间,崇尚自然,诗风清新高远,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本诗作于秋季,诗人可能在一次席间聚会中所作,表达了他对自然景物及人情冷暖的感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赵彦端的《临江仙》是一首富有意境的词作,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以及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全诗采用了丰富的意象,通过潦水、秋云、菊花和烛花等自然元素,构建出一个充满秋意的氛围。在诗的开头,潦水与秋云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感受,似乎在批评一种浮躁、浅薄的生活态度。接着,幽人听到大雁的鸣叫,仿佛在寻找某种内心的共鸣,这种对比使得孤独感愈发明显。

后半部分,诗人提到“诗学笑中偷换”,显示了对诗词学习的独特理解,似乎在表达对传统诗词的调侃与重新诠释。最后的“罗衣迥立可怜生”则将个人情感推向高潮,表现出对人情冷暖的感慨。整首诗在细腻的描写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理想的追求,使得诗句既有美感,又富含哲理。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潦水似讥酒浅:用潦水比喻生活的轻薄,表露对世态的讽刺。
  2. 秋云如妒蟾明:秋天的云彩因嫉妒蟾蜍的明亮而显得阴沉,反映了诗人对自然变化的敏感。
  3. 幽人闻雁若闻莺:隐士听到大雁的叫声,仿佛听到了黄莺,表现出内心的孤寂与渴望。
  4. 更长端有意,菊晚近无情:表达了诗人对晚秋菊花的复杂情感,意指心中仍有情感寄托。
  5. 诗学笑中偷换:在诗词的学习中,常有变化与趣味,展现了对艺术的热爱。
  6. 烛花醉里频倾:烛光下的花朵因醉意而倾斜,暗示生活的迷醉和无常。
  7. 罗衣迥立可怜生:穿着罗衣的诗人独自站立,感到孤独与可怜。
  8. 五湖虽好在,客意欲登瀛:五湖虽然美丽,但诗人心中仍向往更高的理想境界。

修辞手法:本诗运用了比喻、拟人、对仗等修辞手法,如“潦水似讥酒浅”中的比喻,加深了诗歌的意象。同时,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使得情感更加丰富。

主题思想:诗中表达了对人生孤独与理想追求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观察,反映了宋代文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潦水:象征生活的平淡与无聊。
  • 秋云:代表阴郁的心情,反映出季节变化带来的情感波动。
  • 菊花:象征坚韧与晚年的孤独。
  • 烛花:代表短暂的美好与迷醉,暗示人生的无常。
  • 五湖与瀛洲:象征理想与现实的对比,五湖美丽但无法满足诗人的追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潦水似讥酒浅”意指: A. 水很深
    B. 生活的空虚
    C. 酒的浓烈
    D. 秋天的美丽

  2. “菊晚近无情”中的“无情”指的是: A. 菊花开得很晚
    B. 菊花没有情感
    C. 对生活的冷淡
    D. 自然的残酷

  3.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 A. 喜悦
    B. 孤独与追求
    C. 愤怒
    D. 欣慰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人生的思考与情感。
  • 苏轼《水调歌头》:探讨理想与现实的关系,意境相近。

诗词对比

  • 赵彦端与辛弃疾的作品对比,虽同为宋代,但赵的词更倾向于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而辛则常以豪放激昂的情感见长。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对宋代诗词有系统的整理与分析。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鉴赏方法与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