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云间黄用和新圃》
时间: 2025-01-19 21:43:0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过云间黄用和新圃
张元干 〔宋代〕
缭池剩欲开花径,
傍舍先须作草堂。
雨后不妨频检校,
客来留得共徜徉。
故园怪我归何晚,
避地输君乐未央。
待得功成方卜筑,
岂如强健享风光。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的田园生活情境。诗人想要在池塘旁开辟花径,傍晚时分不妨先建一个草堂。雨后可以常常检查花草,客人来时可以一同游玩。故乡的人问我为什么归来得如此迟,看来是因为我在这片土地上享受着无尽的乐趣。等到功成名就后再来建房子,何必急着去追求名利而错过眼前的美好风光呢?
注释:
- 缭池:缭绕的池塘。
- 花径:开花的小路。
- 草堂:用草搭建的简单住所。
- 检校:检查和修整。
- 徜徉:悠闲地游玩。
- 避地:躲避的地方。
- 输君乐未央:指的是在这里享受快乐的时光未曾结束。
- 卜筑:择日建房。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元干(生卒年不详),字景初,号云间,宋代诗人,擅长描绘田园生活,作品多表现自然之美与人文情怀。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的追求。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背景可能与诗人隐居于田园、追求闲适生活的愿望有关。在宋代,社会动荡与政治纷争使得许多文人选择逃离官场,回归自然,诗人以此表达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田园的自然景色与闲适的生活,传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前两句提到“缭池剩欲开花径,傍舍先须作草堂”,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细节的关注。诗人不仅关心花草的生长,也想营造一个舒适的居住环境。接下来的“雨后不妨频检校,客来留得共徜徉”,展现了诗人期待与友人共享悠闲时光的愿望。
“故园怪我归何晚,避地输君乐未央”则透露出一种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现状的满足。尽管他归来的时间晚,但他在这里的乐趣是无尽的。最后两句“待得功成方卜筑,岂如强健享风光”,强调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认为享受眼前的生活比追求功名利禄更为重要,展现了一种超然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缭池剩欲开花径:池塘边缘的花径尚未开辟,暗示着生活的闲适与未竟之事。
- 傍舍先须作草堂:在居所旁边先搭建一个草堂,表现出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 雨后不妨频检校:雨后可常常检查花草的生长,体现了对植物生长的细心与热爱。
- 客来留得共徜徉:期待有朋友来访,一同游玩,表现出对友谊与交流的珍视。
- 故园怪我归何晚:故乡的人问自己归来为何太晚,传达出对故乡的牵挂。
- 避地输君乐未央:在此隐居享受快乐的时光没有尽头,表达了对当下生活的满足。
- 待得功成方卜筑:等到事业成功后再去建房,强调追求功名利禄的后果。
- 岂如强健享风光:与其追求富贵,不如享受自然风光,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哲学思考。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缭池剩欲开花径,傍舍先须作草堂”,工整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 比喻:将生活比作花径,通过自然意象传达心理状态。
- 排比:如“雨后不妨频检校,客来留得共徜徉”,增强了表达的层次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对田园生活的赞美与对名利的轻视,体现了诗人对自然、友谊和简单生活的追求,反映了宋代文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缭池:象征自然的宁静与和谐。
- 花径:代表生活的美好与希望。
- 草堂:象征简朴与自在的生活方式。
- 雨后:象征新生与期待的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想在池塘旁边开辟什么? A. 小路
B. 花径
C. 草堂 -
诗人对故乡的人说了什么? A. 他回来的时间太晚
B. 他在这里很忙
C. 他不想回去 -
诗人认为等到功成名就后再建房子是: A. 明智的选择
B. 不如享受当下
C. 不重要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同样描绘田园生活的乐趣与自在。
- 王维《山居秋暝》:表现自然与人的和谐关系。
诗词对比:
- 张元干 vs 陶渊明: 两位诗人均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但张元干更关注与友人的交流,而陶渊明则更多专注于个人内心的宁静与自我反思。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了众多宋代诗人的作品,方便读者了解该时期的诗歌风格。
- 《古诗词鉴赏》:提供古诗词的分析与解读,帮助读者深入理解诗歌的内涵与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