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时间: 2024-09-19 21:27: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
作者: 李之仪 〔宋代〕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
江山重叠倍销魂。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
清愁满眼共谁论。
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白话文翻译
在凌歊台上,我偶尔向远处眺望,春天的光景已过了三分之一。
层层叠叠的江山让我倍感销魂。
春风中花瓣飞舞,烟雾中柳絮飘落却无痕迹。
这些年来我感到无比伤感,怎能忍受心中仍留的旧恨?
满眼的清愁与谁能诉说呢?
但在台下的野草却不明白我的思念。
注释
- 凌歊台:古代一个著名的观景台,位于长江边,象征着登高望远、抒发情感的地方。
- 三分:指春天的时光已过了三分之一,暗示时间的流逝和感伤。
- 江山重叠:指山川、江河层层叠叠,营造出一种美丽而又令人心碎的自然景象。
- 风花飞有态:春风中飞舞的花瓣有形态,生动而美丽。
- 烟絮坠无痕:柳絮随风飘落,虽美却没有留下痕迹,象征着无常和消逝。
- 王孙:指王孙公子,常用来形容有身份的年轻人,诗中暗含对往事的追忆和遗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之仪(约1080-约1150),字子仪,号清斋,宋代诗人,擅长词作,风格清新脱俗。他的作品多表现个人情感,善于抒发孤独、伤感和对往事的追忆。
创作背景
此词创作于李之仪晚年,正值个人生活遭遇困境之际,面对春光与江山的美景,激发了他对逝去时光和往昔情感的深切思考。
诗歌鉴赏
《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思索的词作。开篇即以“偶向凌歊台上望”引入,设定了一个春日的场景,诗人通过远眺春光,感受到时光的流逝和春天的短暂。接着,诗人以“江山重叠倍销魂”表达了对美景的深切感受,重叠的江山象征着层层叠叠的记忆和情感,令人心醉神迷。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则通过对比手法,传达出春风中花瓣的生动与柳絮的飘零,映射人生的无常。诗人在这里不仅在描绘自然风光,更在抒发内心的愁苦与对往事的追忆。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句中透露出诗人内心的伤痛与纠结,旧恨难以释怀,愁苦萦绕心头。结尾“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更是点明了孤独的主题,台下的野草无法理解诗人内心的痛苦与怀念,形成一种强烈的对比,令人感到深深的无奈与孤独。
整首词不仅描绘了春天的景色,更通过自然的变化反映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展现出一种深沉的伤感与思索,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
- 诗人偶尔来到凌歊台上,遥望四周,意识到春天已经过去三分之一。
- 江山重叠倍销魂。
- 层峦叠嶂的江山让诗人心神迷醉,倍感销魂。
- 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 春风中花瓣飞舞,有着生动的姿态;而烟雾中的柳絮飘落,却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
- 这些年来,诗人愈发感到伤感,难以忍受心中仍然存在的旧恨。
- 清愁满眼共谁论。
- 心中满是清愁,然而又能与谁诉说呢?
- 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 但在台下的野草却完全不理解诗人的思念与感伤。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对“风花”和“烟絮”的对比,生动表现出春天的美丽与无常。
- 拟人:将草描写成“不解忆王孙”,赋予草以人性,使情感更为深刻。
- 意象:通过“江山”“风花”“烟絮”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愁苦而美丽的气氛。
主题思想
整首词的主题围绕着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往事的追忆,以及对旧恨的无奈与伤感。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内心情感,诗人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凌歊台:象征着高远的视野与情感的寄托。
- 江山:象征着壮丽的自然和时光的流逝。
- 风花:象征着春天的美好与短暂。
- 烟絮:象征着无常与遗憾。
- 草:象征着生命的平凡与对情感的无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在哪里眺望春光?
- A. 江边
- B. 凌歊台
- C. 山顶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风花”代表什么?
- A. 春天的美好
- B. 秋天的落叶
- C. 夏天的炎热
答案:A
-
诗人在结尾提到的“草”象征着什么?
- A. 忘却
- B. 思念
- C. 无知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同样表现了对时光的感怀与个人情感的抒发。
- 苏轼《水调歌头》:也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李之仪 vs. 柳永:李之仪的词多表现个人内心的情感,柳永则更重视对市井生活的描绘,两者在风格上形成鲜明对比,但都体现了对情感的细腻刻画。
参考资料
- 《宋词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李之仪生平与作品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