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佳人成古石,藓驳覆花黄。
犹有春山杏,枝枝似薄妆。
白话文翻译:
这位美人就像一块古老的石头,苔藓覆盖,花儿也泛着黄色。
春天的山上还有杏树,枝条上开着的花朵仿佛轻施淡妆。
注释:
字词注释:
- 佳人: 美丽的女子。
- 古石: 古老的石头,象征着岁月的流逝。
- 藓驳: 苔藓斑驳的样子,形容石头上生长的苔藓。
- 覆花黄: 覆盖的花朵泛黄,暗示时光的流逝与衰败。
- 犹有: 仍然有,表示依然存在。
- 春山杏: 春天的山上有杏树。
- 枝枝似薄妆: 每一枝都像是淡淡的妆容,形容花朵的美丽。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望夫石”作为题材,常常与思念、等待有关,表达了对远方情人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方平,字子翼,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因其诗作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而受到赞誉。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盛唐时期,社会相对稳定,文化繁荣,诗人常以自然景象寄托个人情感,表达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诗歌鉴赏:
《望夫石》是一首极具意境的古诗,诗中以“佳人成古石”开篇,直接将美人与古石相提并论,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美丽的易逝。诗人通过古石与苔藓的描写,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诗句中的“春山杏”则引入了春天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前面的古石形成鲜明对比,仿佛在说即便时光流逝,春天的美丽仍在。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时间的无情,也让人感受到在岁月的变迁中,依然存在的希望与美好。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温柔而略带忧伤,既有对过去美好的追忆,也有对当前孤独的感慨。诗人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将自然与人心紧密结合,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哀愁与思念之情,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佳人成古石: 以古石比美人,象征着美丽的坚韧与岁月的沉淀。
- 藓驳覆花黄: 通过苔藓与泛黄的花朵,描摹出一种被时间侵蚀的美感。
- 犹有春山杏: 这里引入春天,表达了对生机的渴望。
- 枝枝似薄妆: 以“薄妆”形容花朵,传达了自然之美与人造之美的相互映衬。
修辞手法:
- 比喻: “佳人成古石”,将美人与石头进行对比,突出美丽与坚韧。
- 拟人: 将植物赋予人的情感,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 诗句结构工整,增强了音韵美感。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美人和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与珍惜,以及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展现了人生的无常与自然的永恒之美。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古石: 象征时间与坚韧。
- 苔藓: 代表岁月的痕迹。
- 杏花: 象征春天的生机与美丽。
- 薄妆: 隐喻自然的优雅与细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佳人”指代什么?
a) 矮冬青
b) 美丽的女子
c) 古石 -
“藓驳覆花黄”中“覆”字的意思是什么?
a) 盖住
b) 发现
c) 扩展 -
诗中提到的“春山杏”有什么象征意义?
a) 生命的消逝
b) 春天的生机
c) 过去的回忆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静夜思》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刘方平的《望夫石》更强调了对美好事物的怀念,而王维则更注重自然景色的静谧与空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代诗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