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御制己亥十一月十三日南郊祭天斋宫即事赐诗 其四》
时间: 2025-01-04 07:04:5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饮福初回八陛南,
凝旒裒对百神严。
睍消尘入康衢润,
神应光随北陆暹。
丹槛雉开中扇影,
朱绳鹤下五门檐。
群生鼓舞明禋毕,
却忆花飞舞袖沾。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南郊祭天的庄严场景,恭迎福气的回归,八位君主高坐于南方,仪式严肃,神明环绕。尘埃消散,清风徐来,神灵的光辉照耀着北方。红色的栏杆上,鸟飞舞动,门前飘落着朱红的绳索。人们欢声鼓舞,祭祀结束,回想起花瓣飞舞的美丽情景,袖子也沾上了花香。
注释
- 饮福:承受福气的意思。
- 八陛:指八位君主。
- 凝旒裒:指祭礼时的服饰和场面。
- 睍消尘:尘埃消散,指清净的环境。
- 康衢润:康衢指通畅的道路,润指湿润的气候。
- 丹槛:红色的栏杆。
- 朱绳:红色的绳子,通常用来装饰或标示。
- 群生:指众生,形容祭典上的人。
- 明禋:指明亮的祭祀,象征着祭礼的光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蔡京,字君实,号梅溪,宋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诗人。他在政治上有着显著的成就,但因其参与的政治斗争而备受争议。蔡京的诗歌风格独特,常以豪放、清新见长,擅长描绘自然景象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宋代己亥年(公元1029年),当时正值南郊祭天的盛事,诗人以此表达对天神的敬仰与祭祀的庄重氛围,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农业和自然神灵的崇拜。
诗歌鉴赏
蔡京的《恭和御制己亥十一月十三日南郊祭天斋宫即事赐诗 其四》是一首描写祭天场景的诗,表现出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诗的开头“饮福初回八陛南”,通过“饮福”一词,传达出对国家安定、民众幸福的期盼,“八陛”则暗示了君主的权威和神圣性,表明了祭天的重大意义。
接下来的“凝旒裒对百神严”,描绘了祭祀仪式的庄重,神明列坐,表达了对神灵的崇敬。诗中“睍消尘入康衢润”,则以“尘消”和“润”来形容良好的祭祀环境,传达出一种和谐的氛围。
而“群生鼓舞明禋毕”,则生动地描绘了祭祀结束后人们的欢庆场景,体现了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感恩。最后一句“却忆花飞舞袖沾”,通过对花飞舞的回忆,给人以美好的视觉感受,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美好的向往。
整首诗在意象的运用上,既有对神明的敬仰,也有人间的欢愉,形成了神圣与人间的和谐共存,体现了宋代文化中对天人合一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饮福初回八陛南:迎接福气的到来,象征国家的繁荣。
- 凝旒裒对百神严:祭天仪式庄重,神明严肃。
- 睍消尘入康衢润:尘埃消散,带来清新的气息,营造良好的祭祀氛围。
- 神应光随北陆暹:神灵的光辉照耀,象征着吉祥。
- 丹槛雉开中扇影:红色的栏杆下,鸟影飞舞,增添了生机。
- 朱绳鹤下五门檐:朱红的绳索如鹤般优雅,装点了祭天的场景。
- 群生鼓舞明禋毕:人们欢庆祭祀结束,气氛热烈。
- 却忆花飞舞袖沾:回忆起美好的花瓣飞舞,唤起温暖的情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饮福”暗喻接受福气。
- 对仗:如“丹槛雉开”与“朱绳鹤下”,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神灵的光辉象征着吉祥,赋予自然以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天神的崇敬、对幸福的期盼和对生活美好的向往。通过祭天仪式展现了古代社会对自然神灵的敬仰,以及在祭祀结束后人们的欢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福:象征幸福与安康。
- 神:象征超自然的力量,体现了对神灵的敬仰。
- 尘:象征世俗与烦扰,消散后带来祥和。
- 丹槛:象征祭祀的庄重性,红色寓意吉祥。
- 花:象征美好与生机,带来温暖的回忆。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饮福”指的是什么?
- A. 饮水
- B. 接受福气
- C. 享受美食
-
诗中的“丹槛”是什么颜色的?
- A. 绿色
- B. 红色
- C. 白色
-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 A. 对神灵的敬仰
- B. 对战争的反思
- C. 对快乐生活的渴望
答案
- B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比较蔡京的这首《恭和御制己亥十一月十三日南郊祭天斋宫即事赐诗 其四》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展示了对国家和人们生活的关心,但蔡京更侧重于祭天仪式的庄重与神圣,而杜甫则表达了对战乱带来的苦痛,展示了不同的历史背景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