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俗念 九日》
时间: 2025-01-17 10:40: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岚光清翠,动西风还遇重阳节暇。
丹叶黄花相间隔,嘉景真堪图画。
往岁兹辰,绮罗丝竹,宴赏飞金。
而今追想,尽成一梦虚假。
有缘悟入玄门,尘情种种,不许纤毫挂。
草舍柴篱相掩映,洁静常教清雅。
尽日忘言,通宵无寐,甘恁捱潇洒。
何人同志,共说无生之话。
白话文翻译
清晨的光线映照着青翠的山林,西风吹来,正好赶上重阳节的假日。
红叶与黄花相互映衬,这美景真让人想画下来。
往年这个时候,绮丽的衣衫与丝竹乐声,宴会中金光闪闪。
如今回想起来,尽是一场虚无的梦。
有缘人能领悟玄理,世间的种种情感,丝毫不再挂怀。
草屋与柴篱相互掩映,宁静常常教人感到清雅。
整日沉默无语,整夜无法入睡,甘愿这样潇洒度日。
有谁能与我同道,共同谈论无生的哲理?
注释
- 岚光:山间的光线,指清晨或黄昏时的光辉。
- 重阳节:农历九月九日,为中国传统节日,象征长寿。
- 丹叶黄花:用色彩鲜明的叶子和花朵来描绘秋天的景象。
- 绮罗丝竹:华丽的衣服和乐器,象征繁华的宴会生活。
- 玄门:这里指佛教或道教的哲理与境界。
- 无生之话:与生死无关的哲理讨论,意在超越世俗的烦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王丹桂,元代诗人,生平鲜有记载,主要作品多涉及自然、人生哲理,风格简洁而富有哲思。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重阳节,正值秋季,诗人通过对比往年的繁华与如今的宁静,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慨与对内心宁静的向往。
诗歌鉴赏
《无俗念 九日》以清新的自然描写和对比手法,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与内心宁静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描绘了西风秋光的美好,似乎引人沉浸在重阳节的欢乐气氛中。然而,随着回忆的深入,诗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与往日繁华的虚幻,转而感叹人生的短暂与无常。这种感慨不仅是对过去盛景的怀念,更是对现实的反思。
接下来,诗人提到“有缘悟入玄门”,表达了对超脱尘世纷扰的向往,似乎在追求一种更高的精神境界。诗中又提到草舍与柴篱,象征一种简单而清雅的生活,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宁静与超然。最后,诗人以“何人同志,共说无生之话”作结,表达了对志同道合者的渴望,愿意与他人分享对生命本质的探讨。
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哲思,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深刻而耐人寻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岚光清翠,动西风还遇重阳节暇:描绘秋天的美丽景色与重阳节的氛围。
- 丹叶黄花相间隔,嘉景真堪图画:强调秋天的色彩,赞美自然之美。
- 往岁兹辰,绮罗丝竹,宴赏飞金:回忆往年繁华的宴会生活,金碧辉煌。
- 而今追想,尽成一梦虚假:感叹往昔的美好如今已成梦境。
- 有缘悟入玄门,尘情种种,不许纤毫挂:提到超脱红尘的精神追求。
- 草舍柴篱相掩映,洁静常教清雅:描绘简单清雅的生活状态。
- 尽日忘言,通宵无寐,甘恁捱潇洒:表达对宁静生活的享受。
- 何人同志,共说无生之话:渴望有志同道合的人一起探讨人生哲理。
修辞手法:
- 对比:往年繁华与今时宁静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人生的无常。
- 意象:使用自然景物(如丹叶、黄花)来衬托情感,增强诗意。
- 拟人:赋予自然景象以情感,使读者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自然的描写与人生的反思,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表达了对过往的怀念与对未来的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岚光:象征清新与生机。
- 重阳节:文化传统与团圆的象征。
- 丹叶黄花:秋天的美好与丰收的象征。
- 草舍柴篱:简单生活与自然的象征。
- 无生之话:哲学思考与对人生本质的探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 A) 中秋节
- B) 重阳节
- C) 春节
- D) 端午节
-
诗人对往昔的宴会生活的态度是?
- A) 怀念
- B) 赞美
- C) 反感
- D) 无所谓
-
诗中提到的“有缘悟入玄门”意指?
- A) 追求物质生活
- B) 领悟人生哲理
- C) 享受宴会
- D) 追求名利
答案:
- B) 重阳节
- A) 怀念
- B) 领悟人生哲理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杜甫《登高》
诗词对比:
- 王丹桂的《无俗念 九日》与苏轼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都描绘了重阳节的情感,但前者更侧重于内心的宁静与哲思,而后者则更强调对亲人的思念与团聚的渴望。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诗词鉴赏入门》
- 《王丹桂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