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中柳 用刘静修韵寄友》
时间: 2025-01-19 22:37:4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欲问高人,久矣寄情岩谷。
问饔飧闭门常足。
呼童洗竹,舣船寻菊。
有余钱买花葺屋。
古树当庐,常照襟裾生绿。
惯栖禽日来尤熟。
歌声类曲,缶声类筑。
算诗才是今名宿。
白话文翻译:
我想问问高人,自古以来便寄情于岩谷之间。
问饮食闭门在家常常足够。
呼来小童洗净竹筒,舣舟寻访菊花。
有多余的钱买花装饰屋子。
古老的树木在屋旁,常常照耀我的衣襟和裙裾,生出绿意。
习惯栖息的鸟儿,日复一日来得尤其熟悉。
歌声如同乐曲,缶声如同筑音。
我算得上是当今的才子。
注释:
- 高人:指才德高尚的人。
- 岩谷:指山岩和山谷,象征隐居或寄情之所。
- 饔飧:指饮食,饔指烹调,飧指饭菜。
- 呼童:呼叫小童。
- 舣船:停船,系船。
- 寻菊:寻找菊花,可能指赏菊。
- 葺屋:修缮房屋。
- 古树:古老的树,象征长久和稳重。
- 襟裾:衣服的前襟与裙摆。
- 栖禽:栖息的鸟类。
- 歌声类曲:歌声类似乐曲。
- 缶声:缶是陶器,声指声音,筑声指乐器的声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尔堪(约1620-约1700),字子华,号雪松,清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他的作品多描写山水田园生活,情感细腻,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
《风中柳》是在曹尔堪隐居于山谷之时写的,表达了他对于山水田园生活的向往与享受,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诗歌鉴赏:
《风中柳》是一首典型的清代田园诗,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全诗以问答的形式展开,开篇便以“欲问高人”引入,表现出诗人对于高人隐士的敬仰之情。接着,诗人描绘了隐居生活中的种种情景:闭门自足的饮食、呼童洗竹的闲适、舣船寻菊的雅趣,以及买花葺屋的安逸。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个宁静、和谐而富有诗意的田园生活画面。
在诗中,古树与绿意的描写,不仅为诗人提供了一个栖息的环境,也是他内心宁静的象征。而“歌声类曲,缶声类筑”的描绘则传达出一种音乐的美感,仿佛在描绘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活气息。
整首诗在情感上流露出对友人的关心与思念,诗人在这宁静的环境中,思念着远方的朋友,体现了人与人之间深厚的情谊。最后一句“算诗才是今名宿”则自谦地表明了自我定位,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文学的热爱与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欲问高人,久矣寄情岩谷:想向高人请教,自己早已寄情于山岩和山谷。
- 问饔飧闭门常足:询问饮食问题,闭门在家常常够用。
- 呼童洗竹,舣船寻菊:呼叫小童清洗竹筒,停船去寻找菊花。
- 有余钱买花葺屋:有多余的钱买花来装饰房屋。
- 古树当庐,常照襟裾生绿:古老的树木在屋旁,常常照耀衣服生出绿意。
- 惯栖禽日来尤熟:习惯栖息的鸟儿,日复一日来得越来越熟悉。
- 歌声类曲,缶声类筑:歌声如同乐曲,缶声如同乐器的声音。
- 算诗才是今名宿:我算得上是当今的才子。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歌声比作乐曲,缶声比作筑音,增强了表达的生动性。
- 对仗:如“呼童洗竹,舣船寻菊”,形成了对称美。
- 拟人:栖禽被赋予习惯人性的特征,增强了生活气息。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向往,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友人的思念,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岩谷:象征隐居与宁静。
- 古树:象征长久与稳重。
- 菊花:象征高洁和雅致。
- 歌声与缶声:象征生活的美好与艺术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欲问高人”中的“高人”指的是: A. 才德高尚的人
B. 住在高处的人
C. 年龄大的人 -
“呼童洗竹,舣船寻菊”中,诗人追求的生活状态是: A. 忙碌的生活
B. 悠闲的生活
C. 奔波的生活 -
“古树当庐”中“当”字的意思是: A. 在
B. 对面
C. 包围
答案:
- A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孟浩然的《春晓》
诗词对比:
- 《山居秋暝》:描绘了山居生活的宁静与美好,体现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 《春晓》: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生机与希望,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研究》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