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梅)》

时间: 2025-01-01 12:45:31

院落晓风酸。

春入西园。

芳英吹破玉阑干。

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

清浅小堤湾。

瘦竹团栾。

水光疏影有无间。

仿佛浣沙溪上见,波面云鬟。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浪淘沙(梅)
作者: 陈亮 〔宋代〕

院落晓风酸。春入西园。芳英吹破玉阑干。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
清浅小堤湾。瘦竹团栾。水光疏影有无间。仿佛浣沙溪上见,波面云鬟。

白话文翻译:

在清晨微风的吹拂下,院落显得酸楚。春天已经来到西园,花香扑鼻,吹破了那精致的玉栏杆。墙外的红尘喧嚣无法抵达这里,令人感到彻骨的寒意。
在清浅的小堤湾旁,瘦竹围成团。水面上光影斑驳,似有似无。仿佛在浣沙溪上看见那水面上轻轻荡漾的云鬟。

注释:

  1. 院落:指庭院。
  2. 晓风:清晨的风,给人以清新感。
  3. 芳英:指花朵,香气四溢。
  4. 玉阑干:精美的栏杆,象征着高雅与美丽。
  5. 红尘:指世俗喧嚣的生活。
  6. 彻骨清寒:形容寒冷深入骨髓,感受到的寒意非常强烈。
  7. 小堤湾:指小的堤岸,湾曲的水面。
  8. 瘦竹团栾:形容竹子细长且成团的样子。
  9. 水光疏影:水面上的光影,疏疏落落,形成美丽的画面。
  10. 浣沙溪:指洗沙的溪流,暗示清澈与自然的和谐美。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亮(生卒年不详),字子华,号白云,南宋时期的词人,擅长词、诗,风格清新脱俗,常表现身世之感与自然景致的融合。他生活在南宋,时期国家动荡,士人常感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

这首诗作于南宋时期,正值国家动荡,作者借梅花之景表达内心的孤寂与清冷,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整首《浪淘沙(梅)》通过描绘梅花盛开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心中的孤寂与清冷。首句“院落晓风酸”开篇即以“酸”字传达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仿佛在描绘春日清晨的美好时光,却也隐含了内心的孤独。接着“春入西园”,通过春天的到来,展现了生机与希望,但紧接着的“芳英吹破玉阑干”又将这种美好转化为一种虚幻的美感,似乎在暗示着美好事物易逝。

“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一句,展现了诗人与世俗生活的隔绝,诗人似乎在一个清冷的世界中,感受到外界的喧嚣与内心的清冷形成鲜明对比。后半部分“清浅小堤湾”至“波面云鬟”的描写,展现了水光潋滟、竹影摇曳的景象,构成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似乎让人感受到一种淡淡的惆怅。

整首诗以梅花为纽带,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抒发出诗人对人生、对自然的深刻感悟,既有对美的赞美,又有对孤独的反思,给人以深刻的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院落晓风酸:清晨的微风中透出一丝忧伤,暗示着诗人内心的情感。
  2. 春入西园:春天的到来让西园生机勃勃,象征希望。
  3. 芳英吹破玉阑干:花香四溢,打破了栏杆的宁静,暗示外界的喧闹。
  4. 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外界的喧嚣无法抵达,内心却感到无比寒冷。
  5. 清浅小堤湾:描绘出宁静的小水湾,增添了自然的气息。
  6. 瘦竹团栾:竹子瘦长而成团,展现自然的生机。
  7. 水光疏影有无间:水面上光影斑驳,虚幻而美丽。
  8. 仿佛浣沙溪上见,波面云鬟:让人联想到浣沙溪的美好景象,营造出一种梦幻的感觉。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梅花与诗人内心的孤独感相互映衬。
  • 拟人:水光、竹影似乎有生命,增强了自然的亲切感。
  • 对仗:如“墙外红尘飞不到,彻骨清寒”,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梅花与自然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孤独与寒冷的感受,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内心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梅花:象征坚韧与清高,常用来比喻人品。
  2. :代表生机与希望,但在诗中也暗示着短暂。
  3. 水光:象征美好与宁静,反映出诗人的内心世界。
  4. :象征清雅与坚韧,增强了自然气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墙外红尘”指的是什么? A. 自然景色
    B. 世俗生活的喧嚣
    C. 诗人的孤独
    D. 美好的春天

  2. 填空题:诗中的“清浅小堤湾”描绘的是一种__的自然景象。

  3. 判断题:诗中提到的“芳英”指的是梅花的花瓣。
    A. 正确
    B. 错误

答案:

  1. B
  2. 宁静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如梦令》
  • 苏轼《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对比陈亮的《浪淘沙(梅)》与李清照的《如梦令》:

  • 主题:两首诗都表达了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人生态度的思考,但陈亮更倾向于孤独与清冷的情感,而李清照则更多地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眷恋与怀念。
  • 风格:陈亮的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李清照则更为细腻而情感丰富。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指南》
  • 《陈亮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