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挽王伯英
作者: 陈深 〔宋代〕
之子尤谦抑,亲曾奉酒卮。
怀才嗟未用,抱疾竟难知。
岁暮风霜惨,天寒草木萎。
壮年今已矣,慷慨有馀悲。
白话文翻译:
这位年轻人本是谦逊有礼,曾经亲自为我斟酒。
他怀才却无处施展,身患疾病却无人知晓。
岁末时节寒风凛冽,天寒地冻草木枯萎。
壮年时光已然流逝,心中只剩满满的悲伤与慷慨。
注释:
字词注释:
- 尤: 更加,尤其。
- 谦抑: 谦虚而低调。
- 卮: 酒杯或酒器。
- 怀才: 有才华。
- 嗟: 叹息。
- 抱疾: 身体有病。
- 岁暮: 年底。
- 风霜惨: 寒冷而严酷的自然环境。
- 壮年: 成年人,指中年时期。
典故解析: 此诗并没有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怀才嗟未用”反映了古人对才华被埋没的感慨,类似于“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深,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深厚的人文情怀著称。生活于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常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象的关注以及个人的情感。
创作背景:
写作此诗时,王伯英可能是陈深的朋友或同事,因王的健康状况或遭遇而感慨,表达了对其遭遇的同情与惋惜,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有才华却不得志者的普遍态度。
诗歌鉴赏:
《挽王伯英》是一首充满感伤和惋惜的悼诗。诗中通过对王伯英的怀才不遇及身体状况的描绘,展现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首句“之子尤谦抑”中,作者以谦逊的姿态来赞美王伯英,开篇便为整首诗奠定了情感基调。接下来的“怀才嗟未用”,不仅反映了王伯英的才华未能施展,也暗示了社会对才华的无情。在“岁暮风霜惨”中,诗人将个人的感受与自然环境结合,表现出一种苍凉的氛围。最后以“壮年今已矣”收尾,令人感受到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诗人内心的悲伤愈发深厚。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第一句表达对王伯英谦虚品质的赞美。
- 第二句叹息他有才华却没有被重用,且身体抱恙无人关心。
- 第三句描绘了寒冷的季节加深了诗人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 第四句总结感情,怀着对朋友的惋惜与对时光流逝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 “岁暮风霜惨”把自然景象比作悲惨的境遇,增添了诗的悲凉感。
- 对仗: “怀才嗟未用,抱疾竟难知”形成鲜明对比,更加突出王伯英的遭遇。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朋友王伯英的哀悼,表达了对有才之士遭遇不幸的同情,反映出人生的无常与对理想的追求,蕴含了深沉的悲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酒卮: 象征友情与温情,却也反映出悲伤的离别。
- 风霜: 代表严酷的环境,暗示生命的艰难与寒冷。
- 草木萎: 生命的枯竭,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青春的消逝。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王伯英的性格特点是?
- A. 傲慢
- B. 谦抑
- C. 疼痛
- D. 激进
- “岁暮风霜惨”中“风霜”用来比喻什么?
- A. 快乐
- B. 生命的困苦
- C. 年轻
- D. 和谐
- 诗人在最后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 D. 满足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两者都表现了对人生的感慨,但《挽王伯英》更侧重于对个体遭遇的同情,而《将进酒》则表现出对人生的豪情与放纵。通过比较,可以看到不同诗人在面对人生时选择的不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代诗词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典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