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灉湖》

时间: 2025-01-14 18:09:18

念别灉湖去,浮舟更一临。

千峰出浪险,万木抱烟深。

南郡延恩渥,东山恋宿心。

露花香欲醉,时鸟啭馀音。

涉趣皆留赏,无奇不遍寻。

莫言山水间,幽意在鸣琴。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别灉湖
张说 〔唐代〕

念别灉湖去,浮舟更一临。
千峰出浪险,万木抱烟深。
南郡延恩渥,东山恋宿心。
露花香欲醉,时鸟啭馀音。
涉趣皆留赏,无奇不遍寻。
莫言山水间,幽意在鸣琴。

白话文翻译:

我思念离开灉湖的情景,浮动的小舟再一次靠近湖面。
千山峻岭在波涛中显得险峻,万树苍翠在烟雾中显得幽深。
南方的郡邑延续着恩泽和温暖,东山让我依恋那安逸的心境。
露珠上的花香令人陶醉,偶尔传来的鸟鸣声也显得余音绕梁。
游历的趣味都留在这里,奇妙的事物无不去细细探索。
不要说山水之间,幽静的情意就在那弹奏的琴声中。

注释:

  • 灉湖:指灉湖,位于今湖北省,是一个美丽的湖泊。
  • 浮舟:漂浮的小船。
  • 千峰、万木:形容山峰和树木的数量,表现出自然的壮丽。
  • 南郡、东山:代表特定的地理位置,南郡指南方的地域,东山则可能指东边的高山。
  • 露花香欲醉:露珠上的花香让人陶醉。

典故解析:

“南郡”和“东山”在古诗中常用于表达对地方的眷恋与思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张说,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文部,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风格清新。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作者游历灉湖之时,表现了他对湖光山色的留恋和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唐代文人对山水的向往。

诗歌鉴赏:

《别灉湖》是一首描写自然风光与人内心情感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灉湖的美丽与诗人对其的留恋。首句“念别灉湖去”,直接表达了诗人对离开灉湖的惆怅。而后面的描写则通过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灉湖及其周边的壮美景色。千峰与万木的对比,不仅突出了自然的险峻与深邃,也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欣赏。

诗中“露花香欲醉,时鸟啭馀音”更是将自然的美与诗人的情感融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醉人的氛围。最后两句强调了自然的魅力与艺术的结合,表明在山水之间,诗人感受到的幽静情意,正如那悠扬的琴声,使整首诗充满了哲思和情感的共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念别灉湖去:表达了对灉湖的思念。
  2. 浮舟更一临:再次靠近湖面,展现出对自然的向往。
  3. 千峰出浪险:描绘了湖周围险峻的山峰。
  4. 万木抱烟深:形象地展示了树木在烟雾中的深邃。
  5. 南郡延恩渥:表明南方的风土人情。
  6. 东山恋宿心:表达对东山的依恋。
  7. 露花香欲醉:花香令人陶醉的感受。
  8. 时鸟啭馀音:鸟鸣声悠扬,余音绕耳。
  9. 涉趣皆留赏:游历的乐趣无处不在。
  10. 无奇不遍寻:形容探索的热情。
  11. 莫言山水间:强调山水之间的宁静。
  12. 幽意在鸣琴:隐喻琴声传达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仗:如“千峰出浪险,万木抱烟深”,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自然景象与情感结合,形成丰富的意象。

主题思想:

诗歌的中心思想在于表达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离别的惆怅。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自然之美和人心之间的微妙关系,突显了山水与音乐的和谐共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代表宁静与思念。
  • :象征险峻与伟岸。
  • :象征美好与醉人。
  • :象征自由与灵动。
  • :象征艺术与情感的表达。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湖泊是哪个?

    • A. 洞庭湖
    • B. 灉湖
    • C. 西湖
  2. 诗人对自然的态度是?

    • A. 无所谓
    • B. 热爱与惆怅
    • C. 懊恼
  3.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的意象是?

    • A. 山
    • B. 水
    • C. 琴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庐山谣》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更强调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而张说的《别灉湖》则更侧重于对离别的感伤与对美景的眷恋。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中华诗词大观》
  3. 《唐代诗人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