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时间: 2025-01-04 11:48:25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竹溪直院盛称起予草堂诗之善暇日览之多有可
作者: 刘克庄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试听舆人诵,如何是太平。
有生遂其性,无象得而名。
刁斗三边静,锄耰万里耕。
毋庸奏奎聚,不必诵河清。
尧岂容知识,文非以色声。
樵歌殊质俚,未足赞休明。
白话文翻译:
听听那些人念诵的诗文,哪里是真正的太平盛世?
人一旦出生,就应顺应自己的本性,没有形象却能被称名。
边疆的战鼓沉寂,田地上锄头和犁耕耘着万里土地。
不必去奏起奎星的乐曲,也无需诵读河清的诗篇。
尧帝怎么会容忍那些有知识的人,文化并非仅仅依靠外表和声音。
樵夫的歌声虽低俗,却也不能赞美真正的明智。
注释:
- 试听:听取、倾听。
- 舆人:指众人。
- 太平:指国家安宁的状态。
- 刁斗:古代军中用来报信的乐器,三边指边疆。
- 毋庸:不必。
- 奏奎聚:指奏乐、聚会,奎为星名。
- 尧:古代传说中的明君,象征贤明的统治。
- 樵歌:樵夫所唱的歌,质朴而低俗。
典故解析:
- 尧:尧舜是古代中国传说中的圣王,象征理想的统治者。
- 河清:指《诗经》中描绘的太平盛世。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刘克庄,字子仪,号白云,宋代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诗,作品风格清新、自然。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宋代政治动荡之际,诗人通过对社会现象的反思,对“太平”的定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传统的太平盛世和现实的社会状态,表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的深刻思考与批判。开篇的“试听舆人诵”,引导读者进入一个质疑的视角,强调表面上的和谐并不能代表真正的平安。紧接着,通过“有生遂其性”的表达,诗人指出人应当顺应自然本性,而非追求虚名。诗中提到的“刁斗三边静,锄耰万里耕”,更是将战乱与耕作进行了鲜明的对比,表现了和平时期人们的辛勤劳作。
此外,诗中提到“毋庸奏奎聚,不必诵河清”,暗示了对文人雅士的讽刺,认为那些华丽的诗歌和表面的文化并不能代表真正的智慧,反而是对社会本质的忽视。最后的樵歌,虽显得粗鄙,却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和质朴,诗人通过这些意象,表达了对现实的深刻感悟与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试听舆人诵:提及大众的诵读,引出对太平的质疑。
- 有生遂其性:强调人应顺应自然本性。
- 刁斗三边静:描绘和平的状态。
- 毋庸奏奎聚:不需要华丽的表演来证明太平。
- 尧岂容知识:质疑知识与智慧的真正价值。
- 樵歌殊质俚:回归质朴,反映真实的生活。
-
修辞手法:
- 对比:将真实的生活与华丽的表演进行对比。
- 隐喻:通过“樵歌”表现平民的真实智慧。
-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对太平的质疑,反映了对现实的不满,以及对真正智慧与人性本质的追求。
意象分析:
- 太平:象征社会和谐与安宁。
- 刁斗:象征战争与和平的对立。
- 樵歌:象征民众的真实与质朴。
互动学习:
-
诗词测试: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A. 太平盛世的描绘
- B. 对社会现象的反思
- C. 对文人雅士的赞美
- 诗中提到的“尧”代表什么?
- A. 一种鸟类
- B. 古代贤明的统治者
- C. 一个地名
-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
答案: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同样反映了对社会动荡的忧虑。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表现了对自然与人性的思考。
-
诗词对比:
- 对比《春望》中对战乱的感慨与《竹溪直院》中对太平的质疑,二者都展示了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洞察。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