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春(三和)》
时间: 2024-09-19 22:09:32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汉宫春(三和)
作者:刘克庄
酷爱名花,本不贪妖艳,惟赏幽姿。
乌台旧案累汝,牵惹随司。
冰层雪积,独伊家点绛凝脂。
应冷笑,海棠醉睡,牡丹未免丰肌。
舞殿歌台此际,各新涂妆额,别画宫眉。
那知有人淡泊,不识虫儿。
春莺去也,玉参差分付谁吹。
空传得,暗香疏影,琐窗卷了还披。
白话文翻译
我酷爱名花,并不是贪图它们的妖艳,而是欣赏它们那幽静的姿态。
乌台的旧案让我受到牵连,仿佛与那些权臣们有了牵扯。
冰雪覆盖,只有那一朵海棠花点缀着凝脂般的色泽。
想必那些花在寒冷中也会嘲笑,海棠在醉睡,牡丹也难逃丰腴的命运。
此时此刻,舞殿歌台上的人们,各自新妆,别致的宫眉画得格外精致。
谁知道还有人宁静淡泊,不识那些虫儿的鸣叫。
春天的黄莺已经离去,谁又来吹奏那悦耳的琴声?
只留下那些暗香和稀疏的影子,窗帘卷起后又重新披上。
注释
- 乌台旧案:指乌台诗案,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著名的事件,涉及诗人因诗作遭受迫害。
- 点绛凝脂:形容花的颜色鲜艳如凝脂,常用于描绘美丽的花朵。
- 海棠:一种盛开的花,象征着美丽与娇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1269),字廷翰,号白云,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的诗风典雅,常以清新脱俗的意象著称,擅长描写自然与人生感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政治腐败,诗人通过描写花朵与春天的景象,反映了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汉宫春(三和)》是一首抒情诗,蕴含了诗人对名花的热爱与对世事的思考。诗中开头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名花的钟情,强调自己并不追求花的外表华丽,而是欣赏其内在的幽静与优雅。这种审美情趣反映了诗人内心的高洁与淡泊。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提到“乌台旧案”,暗示自己曾因诗作遭受误解与迫害,表明了他对权臣与世俗的反感与不屑。随后,诗人描绘了冰雪覆盖下的花朵,海棠与牡丹的对比,展现出花朵在寒冷中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美丽,而在舞殿歌台的新妆装扮下,似乎又显得有些虚浮。
最后几句,诗人感叹春莺的离去和暗香的残留,勾勒出一种孤寂的意境。全诗在对花的描写中,融入了对人生、对美好事物逝去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通过花的美丽与人事的纷扰形成强烈对比,反映出诗人对理想与现实的失落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酷爱名花:表现诗人对花的热爱。
- 本不贪妖艳,惟赏幽姿:强调对名花的欣赏不是肤浅的追求,而是看重其内在气质。
- 乌台旧案累汝:提到历史事件,表达了诗人对世俗权力的不满。
- 冰层雪积:描绘自然景象,象征寒冷与孤独。
- 海棠醉睡,牡丹未免丰肌:对花的状态进行对比,暗示人间的繁华与凋零。
- 舞殿歌台此际:展现宫廷的热闹与繁华。
- 那知有人淡泊:表现诗人的淡泊与超然。
- 春莺去也,玉参差分付谁吹:感叹春天的离去,隐喻美好的事物难以留住。
- 暗香疏影:留存的只是淡淡的香气和稀疏的影子,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点绛凝脂”,比喻花的美丽。
- 拟人:如“海棠醉睡”,赋予花朵以人的状态,增强生动性。
- 对仗:整首诗多处使用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美感。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花的描写和对春天的感叹,表达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对现实的深思,体现了理想与现实的冲突,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淡泊。
意象分析
- 名花:象征美好与高洁,代表诗人向往的理想生活。
- 冰层雪积:象征世事的冷酷与无情。
- 海棠与牡丹:象征女性美与繁荣,同时暗示与现实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人刘克庄的字是什么?
A. 维新
B. 寒松
C. 廷翰
D. 敬斋 -
“乌台旧案”指的是哪个历史事件?
A. 文天祥被赐死
B. 苏东坡被贬
C. 乌台诗案
D. 赵孟頫被捕 -
诗中提到的“春莺”象征什么?
A. 春天的到来
B. 美好的事物
C. 世事的流逝
D. 以上皆是
答案:
- C
- C
- D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杜甫
- 《题都城南庄》崔护
诗词对比:
- 《春夜喜雨》:同样描写春天的主题,但更侧重于自然的描绘与人间的情感交融。
- 《题都城南庄》:通过描绘花木之美,反映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与追思。两首诗都体现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但表达方式与情感基调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古诗词解析与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