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百卉凋零触凛然,谷风栗烈涧冰坚。
阴山餐雪有臣节,中野履霜无母怜。
白话文翻译:
百花凋谢,令人感到凛冽的寒意,山谷中的风猛烈地吹来,溪水在寒冷中变得坚硬。阴山上覆盖着雪,显示出它的傲然;而在广阔的原野上,踩着霜雪,似乎没有人来关心。
注释:
- 百卉:指各种花卉,表示自然界的生机勃勃。
- 凋零:花草的枯萎,象征着秋冬的来临。
- 凛然:寒冷而令人敬畏的样子。
- 谷风:山谷中的风,常常寒冷而强劲。
- 栗烈:形容风势猛烈。
- 涧冰:溪流中的冰,象征着严寒。
- 阴山:指的是阴山山脉,常用来描绘荒凉之地。
- 臣节:比喻有气节的品格。
- 中野:广阔的原野,象征自然的广袤与孤独。
- 履霜:踩在霜上,形容寒冷的环境。
- 无母怜:没有人来怜悯,表现出一种孤独与冷漠。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刘克庄(1187年-1269年),宋代诗人,原籍福建,因其诗词风格豪放而被誉为“豪放派”的代表之一。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国家与民族命运的关注,常通过自然景象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理宗时期,正值南宋面临外敌侵扰的艰难时期,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孤独与坚韧,表达了对时局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二叠》以其简练而深邃的语言,展现了自然景象与诗人内心情感的结合。开篇“百卉凋零触凛然”,以花草的凋谢引入,瞬间营造出寒冷、凄凉的氛围,仿佛在提醒读者生命的脆弱与时间的无情。接着“谷风栗烈涧冰坚”,通过对自然力量的描绘,表现出一种无可抵挡的严寒,仿佛在暗示外界的压迫与挑战。
诗的下半部分则由“阴山餐雪有臣节”转向对人品的赞美,阴山在雪中显得雄伟峻拔,象征着坚韧与气节。而“中野履霜无母怜”则以广袤的原野作为背景,表现出孤独的无助与对温暖的渴望。整首诗通过对比与对照,既有对自然的感怀,也有对人情冷漠的无奈,情感深邃而又复杂。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百卉凋零触凛然”:描绘秋冬季节,花草枯萎,感受到寒冷的氛围。
- “谷风栗烈涧冰坚”:描述山谷中猛烈的寒风和坚硬的溪水,营造出严酷的自然环境。
- “阴山餐雪有臣节”:阴山在雪中显得高洁而有气节,象征一种坚定的品质。
- “中野履霜无母怜”:在广阔的原野上,踩着霜,感受到孤独与被忽视的无奈。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谷风栗烈”与“涧冰坚”,展现了诗人对称之美的追求。
- 拟人:将自然景象赋予人性,增强了情感的代入感。
- 象征:用阴山、霜雪等自然元素象征坚韧、孤独与冷漠。
-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的描绘与个人情感的表达,反映了诗人对社会时局的深思,同时也表现了对生命的感悟与思考。
意象分析:
- 阴山:象征着高洁与坚韧,反映出诗人对气节的追求。
- 百卉:代表生命的繁盛,凋零则暗示生命的无常。
- 霜:象征寒冷与孤独,诗人通过“履霜”表现出对温暖的渴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阴山”象征什么?
- A. 高洁与坚韧
- B. 温暖与关怀
- C. 生命的脆弱
-
“百卉凋零”描绘的是哪个季节的景象?
- A. 春天
- B. 秋冬
- C. 夏天
-
诗中提到的“中野履霜无母怜”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温暖的关爱
- B. 孤独与被忽视
- C. 对生活的满足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豪放与对人生的感慨。
诗词对比:
- 刘克庄的《二叠》与李白的《庐山谣》:前者体现了对自然的冷峻描写与内心的孤独,后者则展现了豪放与自由的精神。两者虽风格不同,但都反映出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刘克庄年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