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倒打钱塘郭,长驱白浪花。吞吴休得也,输却五千家。
白话文翻译: 像是要攻打钱塘江的城郭,长驱直入,白浪翻滚。想要吞并吴地,却未能成功,反而输掉了五千户人家。
注释:
- 倒打:这里指攻打。
- 钱塘郭:指钱塘江的城郭,钱塘江是杭州的主要河流。
- 长驱:迅速前进。
- 白浪花:形容江水翻滚如白色的浪花。
- 吞吴:指征服吴地,吴地古指今江苏、浙江一带。
- 输却:输掉。
- 五千家:指五千户人家,这里可能指战争中失去的人口或财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徐凝,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清新自然,多描写自然景色和人情世态。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场战争或军事行动,反映了当时的社会动荡和军事冲突。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场针对吴地的军事行动,诗人通过描绘攻打钱塘江的场景,表达了对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特别是对战争中失去的人口和财产的哀悼。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场军事行动的壮观场面和悲惨后果。首句“倒打钱塘郭”,以“倒打”一词形象地描绘了攻城的激烈场面,而“长驱白浪花”则进一步以江水翻滚的景象来比喻战斗的激烈。后两句“吞吴休得也,输却五千家”,则深刻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失败后的悲惨局面,表达了对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和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倒打钱塘郭”:这句诗描绘了攻打钱塘江城郭的场景,通过“倒打”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攻城的激烈和突然。
- “长驱白浪花”:这句诗以江水翻滚的景象来比喻战斗的激烈,通过“长驱”和“白浪花”两个意象,增强了战斗场面的壮观感。
- “吞吴休得也”:这句诗表达了征服吴地的愿望,但“休得也”表明这一愿望未能实现,暗示了战争的失败。
- “输却五千家”:这句诗揭示了战争的悲惨后果,通过“输却”和“五千家”两个词语,深刻地反映了战争中失去的人口和财产。
修辞手法:
- 比喻:“长驱白浪花”中,将战斗的激烈比喻为江水翻滚的景象,增强了战斗场面的壮观感。
- 对仗:“倒打钱塘郭”与“长驱白浪花”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绘一场军事行动的壮观场面和悲惨后果,表达了对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和对无辜受害者的同情,强调了战争的残酷和失败后的悲惨局面。
意象分析:
- “倒打钱塘郭”:攻城的激烈场面,通过“倒打”一词,形象地表现了攻城的激烈和突然。
- “长驱白浪花”:战斗的激烈,通过江水翻滚的景象来比喻,增强了战斗场面的壮观感。
- “吞吴休得也”:征服吴地的愿望,但未能实现,暗示了战争的失败。
- “输却五千家”:战争的悲惨后果,通过“输却”和“五千家”两个词语,深刻地反映了战争中失去的人口和财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倒打钱塘郭”描绘了什么场景? A. 攻城的激烈场面 B. 江水翻滚的景象 C. 征服吴地的愿望 D. 战争的悲惨后果 答案:A
-
“长驱白浪花”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对仗 C. 拟人 D. 夸张 答案:A
-
诗中“输却五千家”反映了什么? A. 战争的胜利 B. 战争的悲惨后果 C. 征服吴地的愿望 D. 攻城的激烈场面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这首诗也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可以与徐凝的诗作进行对比。
- 王昌龄《出塞》: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军事生活,可以与徐凝的诗作进行对比。
诗词对比: 杜甫《春望》与徐凝《杭州祝涛头二首 其二》:两首诗都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人民的苦难,但杜甫的诗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和人民的忧虑,而徐凝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对战争后果的深刻反思。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徐凝的全部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战争诗选》:收录了多首反映战争的古代诗歌,可以与徐凝的诗作进行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