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玉辇曾经陷楚营,
汉皇心怯拟休兵。
当时不得将军力,
日月须分一半明。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汉朝皇帝曾经在楚国营地中受到威胁的情景,汉皇因心中恐惧而考虑停战。当时如果没有将军的力量,日月也会因此而失去了一半的光明。
注释:
字词注释:
- 玉辇:指华丽的车驾,象征皇帝的威严。
- 楚营:楚国的营地,暗指战争中的敌方。
- 汉皇:汉朝的皇帝。
- 心怯:内心畏惧。
- 休兵:停战。
- 将军力:将军的力量或军事才能。
- 日月须分一半明:形象地表达了失去将军的支持,整个局势会变得暗淡无光。
典故解析:
- 此诗提到的“将军”可能指的是汉朝著名的将领,如韩信等,反映了对将领才能的重视,以及在战争中将领的重要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汪遵,字仲明,唐代诗人,生活在盛唐时期。其诗歌多描写历史事件,情感真挚,风格清新,常以寓意深刻著称。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国家动荡时期,诗人通过历史事件反映了对将领能力和军事斗争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前途的忧虑。
诗歌鉴赏:
《樊将军庙》是汪遵对历史事件的深刻反思。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对汉皇与将军关系的描写,展现了将领对国家安危的重要性。开头的“玉辇曾经陷楚营”,一方面描绘了皇帝的奢华与权威,另一方面也揭示了他在战争中的脆弱与无助。诗中提到的“汉皇心怯拟休兵”,正是对权力与责任之间矛盾的深刻揭示。战争中不仅需要勇敢的将军,更需要皇帝的智慧和决策能力。
最后一句“日月须分一半明”寓意深远,暗示了在动荡的时代中,国家的未来与希望都依赖于将军的力量,如果没有忠诚而有才能的将领,国家的前途将会黯淡无光。这种对历史的思考,既有对古人智慧的敬仰,也有对现实的警醒,体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玉辇曾经陷楚营:皇帝的车驾曾陷入敌营,象征着国家的危机。
- 汉皇心怯拟休兵:皇帝因恐惧考虑停战,显示其内心的恐慌与无奈。
- 当时不得将军力:当时没有将军的帮助,表明将领的重要性。
- 日月须分一半明:比喻在没有将军支持的情况下,国家的希望将会变得渺茫。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日月”象征国家的希望与光明,强调将军的重要性。
- 对仗:上下句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和表达的力度。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描述战争中的困境,表达了对将领力量的渴望与依赖,反映了国家安危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的主题。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玉辇:象征权威与奢华,预示着皇权的脆弱。
- 楚营:代表敌人及战争的威胁。
- 将军:象征着军事才能与忠诚,国家的希望所在。
- 日月:象征光明与希望,暗示国家的未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玉辇”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军队
- B. 皇帝的权威
- C. 朋友
-
诗中提到的“汉皇心怯拟休兵”体现了什么情感?
- A. 勇敢
- B. 恐惧
- C. 幽默
-
“日月须分一半明”暗示了什么?
- A. 国家将会光明
- B. 国家将会失去希望
- C. 国家将会繁荣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王昌龄
- 《夜泊牛津》李白
诗词对比:
- 比较汪遵的《樊将军庙》和王昌龄的《出塞》,前者强调将领的重要性,后者则展现了边疆的壮丽与艰辛,两者都反映了对历史与国家命运的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赏析》
- 《唐诗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