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兴》
时间: 2025-01-06 09:10:57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杂兴
作者:张镃 〔宋代〕
秦王既集统,作乐昭治功。
前日威武地,今还见声容。
一时耸观瞻,唯贪激英雄。
郑公独挽首,孰能察圣衷。
暮年伐辽东,事几败乃翁。
良臣不在傍,有悔应无穷。
白话文翻译
秦王已经统一天下,奏乐时显现出他的治国之功。
往日的威武之地,如今还能看到他的声势和形象。
当时的盛景令人惊叹,唯独贪于激励英雄。
郑公独自抬头,谁能洞察他的深意呢?
在暮年时征伐辽东,几乎战败的是我。
良臣不在身旁,悔恨应无尽。
注释
- 秦王:指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统一了六国。
- 郑公:指郑国的公子,可能指代某位历史人物,象征着英雄或忠臣。
- 辽东:指古代东北的一个地区,历史上多次发生战争。
- 良臣不在傍:意指缺少贤良之士的辅佐,强调对贤臣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仲韦,号平叔,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南宋的动荡时代。他的诗作以清新自然、富有哲理而著称。张镃的诗歌常常反映了对历史的思考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
创作背景
《杂兴》写作于张镃晚年,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这首诗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反思,同时也揭示了个人在历史进程中的无奈与悔恨。
诗歌鉴赏
《杂兴》是一首充满历史感的诗作,通过对秦王统一天下的回顾,反映了作者对历史人物及事件的深刻思考。诗中前两句描绘了秦王的威武与治国成果,展现了历史的辉煌与光环。然而,随着诗歌推进,作者逐渐转向对英雄与良臣的思考,尤其是郑公的孤独与无法被理解的心境,表现出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在后面几句中,诗人回顾自己的经历,特别是在暮年征伐辽东的失败,体现出一种强烈的自责与悔恨。诗中通过“良臣不在傍”这一句,强调了贤良之士的重要性,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与对未来的忧虑。这种情感的张力和深度,使得整首诗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哲理的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秦王既集统,作乐昭治功:秦王统一后,举行乐舞以昭示他的治国功绩。
- 前日威武地,今还见声容:曾经的威武之地,如今还能见到他的声势与形象。
- 一时耸观瞻,唯贪激英雄:那时的情景令人惊叹,唯有贪于激励英雄的气势。
- 郑公独挽首,孰能察圣衷:郑公孤独地抬起头,谁能够理解他的内心深意?
- 暮年伐辽东,事几败乃翁:晚年征伐辽东,却几乎遭遇失败的是我。
- 良臣不在傍,有悔应无穷:理想的良臣不在身边,悔恨之情无穷无尽。
修辞手法
- 对比:诗中前后对比秦王的威武与作者的无奈,形成鲜明对照。
- 拟人:通过“郑公独挽首”赋予郑公以情感,使其形象更加立体。
- 象征:郑公象征着忠臣与英雄,反映出对贤良之士的渴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探讨了历史人物的功与过,表现了历史的沧桑与个人的无奈。诗人通过回望历史,感慨英雄的孤独与贤臣的缺失,传达出深刻的哲理思考,体现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分析
- 秦王:象征统一与强大的王权,是历史辉煌的代表。
- 郑公:代表忠诚与理想,反映出对贤臣的渴望。
- 辽东:作为战争的象征,体现了历史的动荡与个人的无奈。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秦王的统一象征着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强权
D. 文化 -
“良臣不在傍”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喜悦
B. 无奈与悔恨
C. 忧虑
D. 感激 -
郑公在诗中象征什么? A. 叛徒
B. 忠臣与英雄
C. 平民
D. 商人
答案
- C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的这首诗反映了对国家前途的忧虑,与《杂兴》有相似的情感基调。
- 《登高》:同样是借景抒情,表达个人的孤独与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登鹳雀楼》:王之涣的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对未来的希望,与张镃的《杂兴》形成鲜明对比,后者则更多体现了对历史的沉思与自我反省。
参考资料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诗作,提供丰富的背景资料。
- 《中国文学史》: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与特点进行全面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