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后归(采莲回·三之三)》
时间: 2025-01-01 18:09:31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翡翠楼高帘幕薄,
温家小玉妆台。
画眉难称怯人催。
羞从面色起,
娇逐语声来。
门外木兰花艇子,
垂杨风扫纤埃。
平湖一镜绿萍开。
缓歌轻调笑,
薄暮采莲回。
白话文翻译
在高高的翡翠楼阁上,帘幕轻薄,
温家小玉在妆台上打扮。
画眉的女子难以称得上美丽,
她的羞怯从脸色上显露,
娇羞的言语伴随着她的声音传来。
门外停着一只木兰花的船,
垂柳在风中轻轻拂动,扫去细微的尘埃。
平静的湖面如镜子般展开,绿萍在水面上绽放。
缓缓的歌声轻轻的调子,伴随着笑声,
黄昏时分,我们采莲归来。
注释
- 翡翠楼:形容楼阁高耸,装饰华丽。
- 温家小玉:指温家的一位女子,表现出其娇美与精致。
- 画眉:指精心打扮的女子,传统上常用以形容美丽的女性。
- 羞从面色起:羞愧的情绪从脸上流露出来。
- 娇逐:娇羞的声音,带有轻盈的感觉。
- 木兰花:一种船名,形象生动。
- 平湖一镜:形容湖水如镜子般平静。
- 薄暮:指黄昏时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贺铸(约 1050-1125),字之渊,号清风,宋代词人,曾任职于地方官,因其词风清丽婉约而著称,尤其擅长描绘女性形象与生活场景。
创作背景
《雁后归》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文人雅士追求细腻生活和情感表达的风潮。贺铸通过描写一个女子在黄昏时分采莲归来的场景,传达出一种温柔、细腻的情感。
诗歌鉴赏
《雁后归》以其细腻的笔触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女子在黄昏时分采莲归来的场景。诗中描绘的翡翠楼、木兰花艇和垂杨等意象,营造出一种悠闲而美好的氛围。开篇以“翡翠楼高帘幕薄”引入,瞬间拉近了读者与诗中人物的距离,仿佛置身于那高楼之中,感受到轻薄的帘幕背后隐隐传来的娇羞和温婉。
诗人通过“画眉难称怯人催”进一步描绘女子的羞怯与美丽,展现了她在他人催促下的窘迫感,生动地描绘出女子的内心世界。而“门外木兰花艇子,垂杨风扫纤埃”则将视线转向户外,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气息,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最后的“缓歌轻调笑,薄暮采莲回”不仅总结了全诗的情感基调,也为整首诗增添了一抹轻快的色彩,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一个温柔而富有诗意的世界,令人沉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翡翠楼高帘幕薄:开篇描绘出高耸的楼阁,帘幕轻薄,营造出一种高雅的氛围。
- 温家小玉妆台:提到温家的一位女子,暗示出她的美丽与精致。
- 画眉难称怯人催:形容女子的羞怯和不安,表现出一种内心的细腻情感。
- 羞从面色起,娇逐语声来:通过她的表情和声音传递出她的羞涩与娇美。
- 门外木兰花艇子:描绘出门外的自然景象,体现出一种轻松的生活气息。
- 垂杨风扫纤埃:进一步展现出自然的美好,给人一种清新的感觉。
- 平湖一镜绿萍开:湖面如镜,绿萍点缀其上,展现出宁静的美。
- 缓歌轻调笑,薄暮采莲回:总结整首诗,展现出黄昏时分的愉悦与轻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平湖一镜”,形象生动。
- 拟人:如“垂杨风扫纤埃”,赋予自然景物以人的动作。
- 对仗:如“缓歌轻调笑,薄暮采莲回”,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表现了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美的欣赏,以及对女性柔美形象的赞美,传达出一种温柔而愉悦的情感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翡翠楼:象征着高贵、优雅。
- 小玉:象征着美丽与娇嫩。
- 木兰花艇:象征着自由与自然的和谐。
- 平湖:象征着宁静与安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翡翠楼”象征了什么? A. 高贵
B. 贫穷
C. 忧伤 -
“羞从面色起,娇逐语声来”中表达了什么情感? A. 自信
B. 羞怯
C. 快乐 -
诗中的主要意象是哪个? A. 山川
B. 湖水
C. 沙漠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 贺铸与李清照的诗作都注重细腻情感的表达,但贺铸更倾向于描绘女子的外在美和生活场景,而李清照则更注重内心情感的流露与生活的无奈。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古典诗词鉴赏》
- 《贺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