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门柳(游仙咏·二之二)》
时间: 2025-01-04 10:19:56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吴门柳(游仙咏·二之二)
作者:贺铸 〔宋代〕
啸度万松千步岭。
钱湖门外非尘境。
见底碧漪如眼净。
岚光映。
镜屏百曲新磨莹。
好月为人重破暝。
云头艳艳开金饼。
传语桂娥应耐静。
堪乘兴。
尊前听我游仙咏。
白话文翻译:
在万松林间高歌穿越,
钱湖门外乃是清净之地。
湖底的碧波如同清澈的眼睛,
山岚的光影映照在湖面。
像新磨的镜子,曲折的水面闪闪发亮。
明月似乎为人再次打破了黑暗。
云头上艳丽的霞光如同金饼般绽放。
传达给月下的嫦娥,应该要耐得住寂静。
我准备兴致勃勃,
在酒杯前听我吟唱游仙的诗歌。
注释:
- 啸度:高声歌唱穿越。
- 万松千步岭:形容松树成林,层层叠叠,气势磅礴。
- 钱湖:指代美丽的湖泊,象征清净之地。
- 非尘境:不是凡俗的地方,意指超脱的境界。
- 碧漪:清澈的波纹。
- 岚光:山岚的光影。
- 镜屏:比喻湖面如同新磨的镜子。
- 好月:美好的月亮。
- 重破暝:再次打破黑暗。
- 云头艳艳开金饼:形容云彩的绚丽如同金饼般美丽。
- 传语桂娥:传话给月宫的嫦娥。
- 应耐静:应该耐心等候宁静的时光。
- 堪乘兴:能够兴致勃勃地享受。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贺铸,字仲明,号秋水,南宋时期的著名词人和诗人,擅长于词与诗的创作。他所作的诗词风格清新典雅,情感细腻,常以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怀。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贺铸游览吴门时,描绘了湖光山色与游仙的愉悦心情。诗中透露出对自然的热爱以及对超凡脱俗境界的向往,反映出宋代士人的情操与理想。
诗歌鉴赏:
《吴门柳》是贺铸的一首游仙诗,整体上呈现出浓厚的自然美与人文情怀。诗的开篇以“啸度万松千步岭”引入,展现出作者在大自然中放声高歌的豪情,营造出一种洒脱的气氛。接下来的“钱湖门外非尘境”,更是将诗的主题转向了对世外桃源般宁静境地的向往,显示出一种脱离世俗、追求心灵宁静的理想。
诗中对水面的描绘“见底碧漪如眼净”,不仅让人感受到湖水的清澈,更引发了对内心清明的思考。接下来的“岚光映”则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传达出一种美的瞬息万变,表现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敏感和珍惜。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好月为人重破暝”“云头艳艳开金饼”的描写,进一步加强了自然与人心的契合,月亮的美丽与人类情感的交融,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理想生活的憧憬。诗的结尾“堪乘兴,尊前听我游仙咏”,则是对即将吟唱的期待,表现出诗人对诗歌艺术的执着与热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啸度万松千步岭:展示诗人豪放的个性,仿佛在高歌中穿越千山万水。
- 钱湖门外非尘境:强调诗人对宁静之地的向往,超然物外的心境。
- 见底碧漪如眼净:水波的清澈如同眼睛一般明亮,暗示心灵的纯净。
- 岚光映:山岚的光影交错,增添了画面的动感。
- 镜屏百曲新磨莹:水面如镜,闪烁着新磨的光芒,象征着自然的美丽与变化。
- 好月为人重破暝:明月驱散黑暗,象征希望与光明。
- 云头艳艳开金饼:形象化的描述云彩的美丽,营造出梦幻般的氛围。
- 传语桂娥应耐静:暗示与嫦娥的对话,表现对神话的借用与情感交流。
- 堪乘兴:表达了诗人想要抒发情感的冲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水面比作镜子,增强了视觉效果。
- 拟人:将自然界的事物赋予人性,增强了诗的情感。
- 对仗:整首诗中句与句之间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以自然景色为背景,表现出诗人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与追求,通过描绘自然之美,表达内心愉悦与宁静的情感。
意象分析:
- 松树:象征坚韧与高洁。
- 湖水:象征内心的清澈与宁静。
- 明月:象征希望与理想。
- 云彩:象征着变化与梦幻的情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以下哪一句描绘了湖水的清澈?
A. 啸度万松千步岭
B. 见底碧漪如眼净
C. 云头艳艳开金饼 -
“好月为人重破暝”中的“重”表示什么?
A. 再次
B. 重要
C. 全部 -
诗人通过哪种情感表达了与自然的和谐?
A. 兴奋
B. 宁静
C. 悲伤
答案:
- B
- A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月下独酌》相比,贺铸的《吴门柳》更侧重于自然景色的描绘,而李白则更强调个人情感的表达。两者在表达情感时的艺术风格存在显著差异,但共同点在于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理想境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