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残秋偶作》

时间: 2025-01-01 12:44:29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茫茫浓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
尘海茫茫浓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
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
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

白话文翻译:

曾经惊叹秋天的肃杀气息笼罩大地,竟敢让春天的温暖流淌在我的笔尖。
在无边的尘世中,感慨万千,金风萧瑟,仿佛在驱赶着万千官员。
老年人回到大泽,菰蒲已经凋零,梦中坠落在空中的云朵,让人感到寒意袭来。
竖耳倾听,那荒凉的鸡鸣声在寂静中格外显得孤寂,抬头看星斗,正好在栏杆上。

注释:

  • 曾惊:曾经惊叹。
  • 秋肃:秋天的肃杀气息。
  • 敢遣:敢于释放、让……流动。
  • 春温:春天的温暖。
  • 尘海茫茫:广袤的尘世。
  • 金风萧瑟:秋风寒冷凄凉。
  • 老归:年老的人回到。
  • 菰蒲:一种水生植物,象征衰老与死亡。
  • 梦坠:梦中跌落。
  • 星斗:星星和星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鲁迅(1881年-1936年),原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名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和思想家。他以尖锐的笔触揭示了社会的矛盾与人性的复杂,作品涵盖小说、散文、杂文、诗歌等多个领域。

创作背景:

《辛亥残秋偶作》创作于辛亥革命后,社会动荡不安,鲁迅借秋天的景象表达个人的感慨与对社会的思考。诗中反映了他对人生无常、社会变迁的深刻认识。

诗歌鉴赏:

鲁迅的这首《辛亥残秋偶作》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表达了他对人生、社会和历史变化的深刻思考。全诗以“秋肃”开头,展现出一种肃杀的气氛,隐喻着时局的动荡与人心的迷茫。在“敢遣春温上笔端”中,诗人似乎在反思生命的温暖与希望,然而这种希望在“尘海茫茫浓百感”中又被现实的沉重所压制,显得格外苍凉。

金风的“萧瑟”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内心情感的映射。诗人通过“老归大泽菰蒲尽”传达了对老年与衰败的无奈,似乎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与生命的短暂。而“梦坠空云”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失落感,象征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最后两句“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的思考。荒鸡的鸣叫在寂静中显得格外清晰,星斗的存在则象征着希望与方向。这种对比让整首诗充满了复杂的情感,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有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曾惊秋肃临天下:回忆曾经对秋天肃杀气息的惊叹,暗喻社会的动荡。
  2. 敢遣春温上笔端:敢于在这样的背景下写出春天的温暖,表现诗人的勇气与希望。
  3. 尘海茫茫浓百感:在无边的尘世中,感慨万千,描绘现实的复杂。
  4. 金风萧瑟走千官:秋风的萧瑟与官员的离去暗示着社会的变迁与不安。
  5. 老归大泽菰蒲尽:老年人回归自然,象征着衰老与死亡。
  6. 梦坠空云齿发寒:梦的破碎与现实的寒冷交织,表现失落。
  7. 竦听荒鸡偏阒寂:在寂静中倾听,感受孤独的存在。
  8. 起看星斗正阑干:抬头仰望星空,象征希望与理想。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比作“尘海”,强调人生的复杂与迷茫。
  • 拟人:金风被赋予了“萧瑟”的形象,表现出自然的情感。
  • 对仗:诗句之间的平衡与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探讨了生命的无常与对社会的思考,表达了鲁迅对人生、历史以及未来的复杂情感。诗中虽然有失落与悲凉,但也透出对希望与理想的渴望。

意象分析:

  • 秋肃:象征着时局的动荡与社会的肃杀。
  • 春温:象征希望与生命的温暖。
  • 金风:代表秋天的到来,带有凄凉的意味。
  • 菰蒲:象征着生命的衰败与无常。
  • 星斗:象征理想与希望,映射出对未来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辛亥残秋偶作》的作者是谁?

    • A) 李白
    • B) 鲁迅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金风萧瑟走千官”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轻松愉快
    • B) 凄凉悲伤
    • C) 希望满满
    • D) 迷茫无助
  3. 诗中“荒鸡”象征着什么?

    • A) 生命的繁荣
    • B) 孤独与寂静
    • C) 自然的美好
    • D) 社会的繁华

答案

  1. B) 鲁迅
  2. B) 凄凉悲伤
  3. B) 孤独与寂静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 杜甫
  • 《秋夕》 -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鲁迅与李白:鲁迅的作品更注重社会的深刻反思,而李白的诗则多以豪放、洒脱见长。两人的诗风截然不同,但都表达了对人生的强烈感悟。

参考资料:

  • 鲁迅《鲁迅全集》
  • 《现代诗词鉴赏》
  • 《中国现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