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二八战后作 》

时间: 2025-01-17 09:46:33

战云暂敛残春在,重炮清歌两寂然。

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

意思解释

一.二八战后作

作者: 鲁迅 〔近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战云暂敛残春在,重炮清歌两寂然。我亦无诗送归棹,但从心底祝平安。

白话文翻译:

战云暂时散去,残春仍在;炮火声与清歌声交织,却都显得寂静。我没有诗句来送你归航,但我从心底祝愿你平安。

注释:

  • 战云:指战争的阴影或迹象。
  • 暂敛:暂时收敛,消散。
  • 残春:春天的末期,春光已近尾声。
  • 重炮清歌:形容战争与和平的对比,重炮象征战争,清歌象征和平与美好。
  • 归棹:归舟,指归去的船只。
  • 祝平安:表达对他人平安的祝愿。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典故,但“战云”一词常用于古诗中形容战争的紧张气氛。诗中提到的“重炮”与“清歌”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了战后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鲁迅(1881-1936)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作家,思想启蒙者,对中国文学和文化影响深远。他的作品常常关注社会现实与人性,充满批判精神。
  •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1919年,正值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国内外局势动荡,鲁迅通过此诗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诗歌鉴赏:

《一.二八战后作》通过简练的语言传达出深刻的情感。开头“战云暂敛残春在”,展现了战争结束后,春天尚存的景象,暗示着希望与重生。接着“重炮清歌两寂然”,对比出战争与和平的双重状态,重炮象征了战争的沉重与悲惨,而清歌则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两者的“寂然”表明,在战争之后的安静中,人们的心灵似乎被压抑,失去了往日的欢愉。最后一句“但从心底祝平安”则是诗人对未来的祝愿,表达了他对人们的关心与期盼。整体来看,诗歌在描绘战争阴影的同时,也展现了对和平的渴望与祝福,情感细腻而深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战云暂敛残春在:描绘了战争阴霾逐渐消散,春天依然存在,暗含对未来的希望。
    2. 重炮清歌两寂然:重炮的轰鸣和清歌的悠扬在此时却显得无比寂静,反映出战争后的冷清与人们内心的空虚。
    3. 我亦无诗送归棹:表达了诗人无诗可赠的无奈,反映出对朋友的歉意。
    4. 但从心底祝平安:最后的祝愿展现了诗人深切的情感,尽管没有华丽的辞藻,平安的祝愿却是最真诚的。
  • 修辞手法

    • 对比:重炮与清歌的对比突显了战争与和平的矛盾。
    • 隐喻:战云与春天的描写隐喻了战争对生活的影响。
    • 情感抒发:通过简洁的语言传达复杂的情感,体现鲁迅的语言风格。
  • 主题思想: 该诗的核心思想在于对战争的反思与对和平的渴望。鲁迅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对人们未来的祝福,展现了他深切的人道关怀。

意象分析:

  • 战云:象征战争的阴霾,预示着动荡与不安。
  • 残春:象征生命的延续与希望。
  • 重炮:象征战争的残酷和无情。
  • 清歌:象征和平与美好的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战云”象征什么?
    A. 春天
    B. 战争
    C. 和平
    答案:B

  2. 诗人对未来的祝愿是什么?
    A. 祝好运
    B. 祝平安
    C. 祝幸福
    答案:B

  3. 诗中提到的“重炮”与“清歌”有什么关系?
    A. 代表战争与和平的对立
    B. 代表快乐和悲伤
    C. 代表春天与冬季
    答案:A

参考资料:

  • 鲁迅的作品集
  • 近现代文学史
  • 现代诗歌研究等相关书籍和文章

相关作品推荐:

  • 《春夜喜雨》 by 杜甫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by 王勃

诗词对比:

  • 对比《静夜思》 by 李白,探讨对故乡的思念与对平安的祝愿。
  • 对比《春望》 by 杜甫,分析对战争与和平的反思。

通过这样的分析与学习,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鲁迅的这首诗,以及他在历史背景下所表达的情感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