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怨(一作闺怨)》

时间: 2025-01-19 19:46:13

妾恨比斑竹,下盘烦冤根。

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妾恨比斑竹,下盘烦冤根。有笋未出土,中已含泪痕。

白话文翻译:

我心中的怨恨就像那斑竹一样,根深蒂固,难以解脱。即便是笋芽尚未破土而出,心中已是满含泪痕。

注释:

  • :指的是女子,自称,常用于古代女性对自己的称谓。
  • :这里指的是心中的怨恨或苦闷。
  • 斑竹:一种竹子,因其节间有斑纹而得名,象征着坚韧和痛苦。
  • 烦冤根:烦恼和冤屈的根源。
  • :竹子的新芽,象征着生机和希望。
  • 未出土:尚未破土而出,隐喻事物尚未开始或发展的状态。
  • 泪痕:泪水留下的痕迹,表示悲伤和思念。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斑竹”与“笋”的意象常见于古诗中,表现了女性的坚韧与对未来的期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孟郊,唐代诗人,以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人情世故的细腻观察著称。其风格多以沉郁著称,尤其以《登科后》一诗流传甚广。

创作背景:此诗反映了女性在家庭生活中面临的孤独与无奈,可能与当时社会对女性的压迫和束缚有关系。

诗歌鉴赏:

《闲怨》通过对比的手法,表现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感。开头以“妾恨比斑竹”引出怨恨之情,斑竹的坚韧与痛苦暗示了诗人内心不屈的精神和深重的情感。接下来的“下盘烦冤根”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痛苦的根源,显示出诗人对自身境遇的无奈与悲愤。

“有笋未出土”则转折出一种期待和希望,尽管现在的痛苦难以忍受,但未来的生机仍然存在。这种对比不仅突显了痛苦的深重,也暗示了生活中美好事物的潜在可能。最后一句“中已含泪痕”更是将诗人的悲伤情绪推向高潮,泪痕象征着心灵的伤痕,表明尽管希望在前,但此刻的悲伤依然对她的生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鲜明,展现了女子在艰难环境中的坚韧与对未来的期盼,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与情感共鸣。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妾恨比斑竹”:妾心中的怨恨和斑竹的坚韧相提并论,表明内心的苦楚。
    • “下盘烦冤根”:这种怨恨根深蒂固,难以摆脱。
    • “有笋未出土”:虽然未来或许会有新的希望,但现在的痛苦依然存在。
    • “中已含泪痕”:表达了内心的悲伤与失落,泪水未干。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怨恨与斑竹相提并论,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比:笋的潜在生机与当前的苦闷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情感的复杂性。
  •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压力下的孤独与苦闷,同时也蕴含着对未来的期待与希望,展现了坚韧的生命力。

意象分析:

  • 斑竹:象征着坚韧与痛苦,喻示女子的坚强与忍耐。
  • :代表希望与未来的可能性,尽管尚未破土而出,依然蕴含着生机。
  • 泪痕:象征内心的悲伤与失落,暗示着对现状的不满与期盼改变的愿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妾恨比斑竹”所表达的情感是? a) 愉快
    b) 忧伤
    c) 兴奋
    d) 无所谓

  2. “有笋未出土”中的“笋”象征什么? a) 未来的希望
    b) 过去的回忆
    c) 眼泪
    d) 历史

答案

  1. b) 忧伤
  2. a) 未来的希望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
  • 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

诗词对比

  • 《闲怨》与李清照的《声声慢》都表现了女性的孤独与无奈,但李清照的作品更偏重于对过去的怀念,而孟郊的作品则强调了内心的苦楚与未来的希望。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 《诗经》与《乐府诗集》对比研究

这些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唐代诗词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