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

时间: 2025-01-06 15:02:08

世事如今尽伏输,面能乾唾况其余。

诗才退後愁强韵,眼力衰来怯细书。

歛迹已思焚笔砚,作劳敢避把犁鉏。

晴空万里宽多少,一片闲云足卷舒。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世事如今尽伏输,
面能乾唾况其余。
诗才退後愁强韵,
眼力衰来怯细书。
歛迹已思焚笔砚,
作劳敢避把犁鉏。
晴空万里宽多少,
一片闲云足卷舒。

白话文翻译:

如今世事都已失败,
连面前的事情都难以承受。
诗才退步后,我愁苦地强作诗句,
眼力衰退后,我更畏惧细小的文字。
我已经打算隐退,焚烧笔墨,
哪敢躲避,任凭犁锄劳作。
晴空万里宽阔多少,
一片闲云足以自在卷舒。

注释:

  • 世事:世间的事情。
  • 伏输:屈服、败退。
  • 面能乾唾:连面前的琐事都难以承受。
  • 退後:退步,指诗才的下降。
  • 强韵:勉强作诗。
  • 眼力衰:视力衰退。
  • 歛迹:收敛足迹,隐退。
  • 焚笔砚:焚烧笔墨,象征停止写作。
  • 犁鉏:犁和锄,象征农耕的辛劳。
  • 晴空万里:晴朗的天空,象征开阔与自由。
  • 闲云:悠闲的云,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晚号醉翁,南宋著名诗人、爱国者和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多样,既有豪情壮志,也有细腻柔情。陆游一生经历了国破家亡的历史,深感忧国忧民。

创作背景:

《世事》创作于陆游晚年,反映了诗人对人生与社会的思考。他在经历了多次政治失意和个人磨难后,逐渐感受到生命的无常与世事的无奈。诗中表现了他对诗才衰退和生活无力感的深切体悟。

诗歌鉴赏:

《世事》是陆游在晚年时对人生的反思与感慨,表达了他对时局的失望与对个人命运的无奈。诗中以“世事如今尽伏输”开头,直接点明了对现实的不满与屈服,表现了诗人对世事的感慨。接下来通过“面能乾唾”形象地描绘了他对生活琐事的无力感,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情绪。

在“诗才退後愁强韵,眼力衰来怯细书”中,陆游不仅自嘲诗才的衰退,还流露出对文化创作的迷茫。这里的“强韵”与“怯细书”反映了他对自身能力的怀疑与不安,生动地塑造出一个老年的诗人形象,既有对过去辉煌的追忆,也有对现状的失落。

后面的“歛迹已思焚笔砚,作劳敢避把犁鉏”展示了他想要隐退的决心,但对于生活的责任感让他无法逃避。最后两句“晴空万里宽多少,一片闲云足卷舒”,则是一种对自由自在的向往,表现了他虽身处困境,但仍渴望回归自然的心情。

整首诗情感丰富,结构严谨,展现了陆游深邃的思想与独特的艺术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事如今尽伏输:表达了对世事的失望,感到屈服。
  2. 面能乾唾况其余:即使眼前的小事也难以承担,更不用说其他了。
  3. 诗才退後愁强韵:自感诗才下降,强作诗句令人愁苦。
  4. 眼力衰来怯细书:眼力衰退,面对细小文字感到畏惧。
  5. 歛迹已思焚笔砚:决定隐退,考虑焚烧笔墨。
  6. 作劳敢避把犁鉏:即使隐退,也不能逃避农耕的辛劳。
  7. 晴空万里宽多少:感叹晴空的广阔,象征自由。
  8. 一片闲云足卷舒:向往悠闲自在的生活。

修辞手法:

  • 对偶:如“晴空万里宽多少,一片闲云足卷舒”,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美。
  • 比喻:使用“犁鉏”比喻生活的辛劳,增强了诗歌的形象性。
  • 反衬:通过对比“世事”的无奈与“闲云”的自在,突出内心的矛盾与冲突。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陆游对人生无奈与对自由的向往,反映了他在岁月流逝中对自身价值的思考。诗中蕴含着对历史变迁的哀叹和对理想生活的渴望,透出一股无奈而又坚定的生命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世事:象征生活的复杂与无奈。
  2. 诗才:代表追求艺术与文化的理想。
  3. 眼力:象征智慧与视野的衰退。
  4. 犁鉏:象征生活的艰辛与责任。
  5. 晴空:象征自由与希望。
  6. 闲云:象征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眼力衰来怯细书”,这是在表达什么情感?

    • A. 自信
    • B. 无奈
    • C. 喜悦
  2. “歛迹已思焚笔砚”中的“焚笔砚”意指:

    • A. 继续写作
    • B. 停止创作
    • C. 寻求名利
  3. 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绝望
    • B. 向往自由
    • C. 对世事的愤怒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 苏轼的《水调歌头》

诗词对比:

陆游的《世事》与杜甫的《春望》有相似的主题,都反映了对国家与个人命运的思考。陆游的诗更多表现了个人的无奈,而杜甫则更强调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两位诗人在面对人生与时代变迁时,虽情感基调不同,但都展现了深厚的历史感与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