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一 木纪谢》

时间: 2025-01-04 11:50:54

木纪谢,火运昌。

炳南陆,耀炎光。

民去癸,鼎归梁。

鲛鱼出,庆云翔。

韊五帝,轶三王。

德无外,化溥将。

仁荡荡,义汤汤。

浸金石,达昊苍。

横四海,被八荒。

舞干戚,垂衣裳。

对天眷,坐岩廊。

胤有锡,祚无疆。

风教远,礼容盛。

感人神,宣舞咏。

降繁祉,延嘉庆。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木纪谢,火运昌。
炳南陆,耀炎光。
民去癸,鼎归梁。
鲛鱼出,庆云翔。
韊五帝,轶三王。
德无外,化溥将。
仁荡荡,义汤汤。
浸金石,达昊苍。
横四海,被八荒。
舞干戚,垂衣裳。
对天眷,坐岩廊。
胤有锡,祚无疆。
风教远,礼容盛。
感人神,宣舞咏。
降繁祉,延嘉庆。

白话文翻译:

木纪年头谢幕,火运亨通。
南方的土地光辉灿烂,照耀着烈日的光芒。
民众离去,天时回归于梁。
鲛鱼跃出,吉庆的云彩在空中飞翔。
尊崇五帝,超越三王。
美德没有边界,化育广泛。
仁德浩荡,义气如汤。
如同金石般浸润,直达苍天。
横跨四海,覆盖八方。
舞动干戚,衣裳飘扬。
对天的眷顾,坐在岩石的廊道上。
子嗣受赐,福祉无边。
风教传远,礼仪盛行。
感动人心,宣扬歌舞。
降下丰厚的福祉,延续美好的庆典。

注释:

  • 木纪:指年份,特指某个特定的纪年。
  • 火运:象征着繁荣和兴盛。
  • 鼎归梁:指民众的归属,暗指政治稳定。
  • 鲛鱼:传说中的鱼,象征吉祥。
  • :古代表示尊重的仪式,指对五帝的尊崇。
  • 德无外:道德无疆,强调德行的普遍性。
  • 浸金石:形容道德的深厚。
  • 舞干戚:古代的礼仪舞蹈,象征和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沈约(441年-513年),字叔伦,南朝宋时期著名的诗人和文学家。他以诗歌和辞赋见长,风格多变,富有哲理性和历史感。他的作品常常反映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思考。

创作背景:

《梁鼓吹曲十二首》的创作背景是在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国家分裂,沈约通过这首诗表达对国家统一和繁荣的渴望,以及对美德和礼仪的推崇。

诗歌鉴赏:

《梁鼓吹曲十二首 其一 木纪谢》是一首富有哲理和历史感的诗作。作者沈约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勾勒出一个理想化的王朝图景。诗中运用多种意象,如“鲛鱼出,庆云翔”,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传达出吉祥的寓意,象征着国家的兴盛和人民的幸福。

从结构上看,诗作采用对仗工整的形式,增强了韵律感,使得整首诗读来音韵和谐,富有美感。同时,诗中提到的“德无外,化溥将”,强调了道德的重要性,暗示要通过德治来实现国家的繁荣。这种思想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尤为重要,因为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政治腐败,民众渴望一个强有力而又仁德的统治者。

此外,诗中反复提及的“仁”和“义”,不仅是个人道德的体现,更是国家治理的基础。沈约通过对这些传统价值观的强调,传递出一种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深刻反思。整首诗以高昂的情绪、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作者对未来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参考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木纪谢,火运昌: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与新兴的希望。
  2. 炳南陆,耀炎光:描绘南方的繁荣和光辉。
  3. 民去癸,鼎归梁:暗示着政权的更迭和民众的归属。
  4. 鲛鱼出,庆云翔:象征吉祥的兆头。
  5. 韊五帝,轶三王:强调对先贤的尊敬。
  6. 德无外,化溥将:道德无疆,影响广泛。
  7. 仁荡荡,义汤汤:仁义之心如同浩荡的潮水。
  8. 浸金石,达昊苍:道德的深厚影响至高的天际。
  9. 横四海,被八荒:国家的繁荣覆盖四面八方。
  10. 舞干戚,垂衣裳:礼仪的庄重和和谐。
  11. 对天眷,坐岩廊:表现出对天的敬仰。
  12. 胤有锡,祚无疆:后代有福,繁荣无尽。
  13. 风教远,礼容盛:礼仪和教化传播远方。
  14. 感人神,宣舞咏:感动人心,传承文化。
  15. 降繁祉,延嘉庆:带来丰厚的幸福和庆典。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仁荡荡,义汤汤”,增强了诗的韵律。
  • 比喻:将德行比作金石,强调其坚固和深厚。
  • 象征:鲛鱼和庆云象征吉祥与繁荣。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理想化的政治蓝图、强调道德与仁义的重要性,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繁荣与人民幸福的向往,展现了深刻的历史文化意识和道德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木纪:象征岁月的流逝。
  • 火运:象征着繁荣与兴盛。
  • 鲛鱼:吉祥物,代表好运和希望。
  • :道德,象征治国理政的根本。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木纪谢”中的“木纪”指的是什么? A. 年头
    B. 季节
    C. 月份
    D. 天干

  2. 诗中“鲛鱼出,庆云翔”象征着什么? A. 不幸
    B. 祥瑞
    C. 战争
    D. 贫困

  3. 诗中提到的“五帝”和“三王”分别代表什么? A. 先贤与后人
    B. 古代的政治领袖
    C. 战争中的英雄
    D. 自然神灵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的作品,展现了对社会的思考和个人的理想。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名作,描绘了自然与人情的和谐。

诗词对比:

  • 《静夜思》(李白)与《木纪谢》均表达了对故乡和理想社会的思考,但李白的情感更为个人化,而沈约则侧重于国家的理想与道德。

参考资料:

  • 《南朝诗人沈约研究》
  • 《古诗词选读与解析》
  • 《南北朝时期文学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