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群下第东归》

时间: 2025-01-04 10:17:48

卓荦修词有古风,计偕西上剧飘蓬。

梁园失意三春月,闽岭思归一亩宫。

且喜还家仪舌在,莫嗟为客赵囊空。

九天下诏崇儒术,好绝韦编待至公。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卓荦修词有古风,计偕西上剧飘蓬。梁园失意三春月,闽岭思归一亩宫。且喜还家仪舌在,莫嗟为客赵囊空。九天下诏崇儒术,好绝韦编待至公。

白话文翻译: 他的文辞卓越,有古人的风范,计划西行却像飘荡的蓬草。在梁园失意度过三个春天,思念着福建的山岭和那简陋的家。庆幸回家时舌头还在,不要叹息作为客人囊中羞涩。天子下诏推崇儒学,期待着能够得到公正的评价。

注释:

  • 卓荦:卓越,出众。
  • 修词:修饰文辞,指写作。
  • 计偕:计划同行。
  • 剧飘蓬:形容行动不定,如飘荡的蓬草。
  • 梁园:指梁朝的园林,这里泛指失意之地。
  • 三春月:三个春天的月份,指长时间。
  • 闽岭:福建的山岭。
  • 一亩宫:指简陋的住所。
  • 仪舌:指说话的能力。
  • 赵囊空:赵国的囊中空空,比喻贫穷。
  • 九天:指朝廷。
  • 下诏:皇帝发布命令。
  • 崇儒术:推崇儒家的学问。
  • 韦编:指书籍。
  • 至公:最公正的评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是宋代诗人,以其清新的诗风和对古典文化的深厚造诣著称。这首诗反映了他在科举考试中的失意和对家乡的思念,同时也表达了对儒学和公正评价的期待。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杨亿参加科举考试失败后,准备东归家乡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和对儒学价值的坚持。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比和象征手法,展现了诗人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诗中“卓荦修词有古风”一句,既是对自己文才的自信,也是对古代文风的向往。而“梁园失意三春月”则流露出诗人对过去失败的无奈和对时间的感慨。最后两句“九天下诏崇儒术,好绝韦编待至公”则表达了对未来公正评价的期待和对儒学价值的坚持,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卓荦修词有古风”:诗人自述其文辞卓越,有古人的风范。
  2. “计偕西上剧飘蓬”:计划西行却像飘荡的蓬草,形容行动不定。
  3. “梁园失意三春月”:在梁园失意度过三个春天,指长时间。
  4. “闽岭思归一亩宫”:思念着福建的山岭和那简陋的家。
  5. “且喜还家仪舌在”:庆幸回家时舌头还在,指说话的能力。
  6. “莫嗟为客赵囊空”:不要叹息作为客人囊中羞涩。
  7. “九天下诏崇儒术”:天子下诏推崇儒学。
  8. “好绝韦编待至公”:期待着能够得到公正的评价。

修辞手法:

  • 比喻:“剧飘蓬”比喻行动不定。
  • 对仗:“梁园失意三春月,闽岭思归一亩宫”对仗工整,表达了时间和空间的对比。
  • 象征:“韦编”象征书籍和学问。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表达诗人对古典文化的尊重、对个人命运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公正评价的期待。诗人通过对过去的回顾和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

意象分析:

  • “飘蓬”:象征行动不定和命运的飘摇。
  • “梁园”:象征失意和过去的回忆。
  • “闽岭”:象征家乡和思念。
  • “韦编”:象征学问和期待。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卓荦修词有古风”一句,诗人自述其文辞如何? A. 平庸无奇 B. 卓越出众 C. 普通一般 D. 难以理解
  2. “计偕西上剧飘蓬”中的“剧飘蓬”比喻什么? A. 行动坚定 B. 行动不定 C. 行动迅速 D. 行动迟缓
  3. “九天下诏崇儒术”中的“九天”指什么? A. 天空 B. 朝廷 C. 高山 D. 深渊

答案:

  1. B. 卓越出众
  2. B. 行动不定
  3. B. 朝廷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杨亿的其他诗作,如《送别》等,以了解其诗风和主题。

诗词对比: 可以与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进行对比,两者都表达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杨亿诗集》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