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赋七言》

时间: 2025-01-04 10:12:06

翠幄飘香映绮襦,钿盘清晓露成珠。

休啼为近鲛人室,欲笑谁投玉女壶。

云气乍回巫峡梦,水嬉犹记曲池图。

金花却薦何人步,枉遣凌波襪缕濡。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翠幄飘香映绮襦,钿盘清晓露成珠。休啼为近鲛人室,欲笑谁投玉女壶。云气乍回巫峡梦,水嬉犹记曲池图。金花却薦何人步,枉遣凌波襪缕濡。

白话文翻译:

翠绿的帐幕飘散着香气,映衬着华丽的衣裳,清晨的露水在精致的盘子上凝结成珠。不要哭泣,因为靠近了鲛人的居所,想要笑却不知谁会投入玉女的壶中。云气突然回转,仿佛巫峡的梦境,水中嬉戏的情景依然记得曲池的图画。金花却推荐了谁的步伐,白白让凌波的袜子被水浸湿。

注释:

  • 翠幄:翠绿色的帐幕。
  • 绮襦:华丽的衣裳。
  • 钿盘:镶嵌有金属花纹的盘子。
  • 鲛人:传说中的海底生物,能泣泪成珠。
  • 玉女壶:神话中的玉女所用的壶,象征美好的事物。
  • 巫峡梦:指巫山神女的传说,比喻美好的梦境。
  • 曲池图:指描绘曲池的图画,曲池是古代园林中的水景。
  • 凌波襪:轻盈如在水面上行走的袜子,比喻轻盈的步履。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亿(974-1020),字大年,宋代文学家、政治家,官至翰林学士,以文学才华著称,其诗风格清新,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描述一个清晨的景象,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晨的景象为背景,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翠幄飘香映绮襦”一句,以翠幄和绮襦的华丽形象,营造出一种高贵而神秘的氛围。“钿盘清晓露成珠”则进一步以露珠的晶莹剔透,象征清晨的清新与美好。后文通过对鲛人室、玉女壶等神话元素的提及,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超脱现实的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宋代诗歌的典型风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翠幄飘香映绮襦:翠绿色的帐幕飘散着香气,映衬着华丽的衣裳,营造出一种高贵而神秘的氛围。
  2. 钿盘清晓露成珠:清晨的露水在精致的盘子上凝结成珠,象征清晨的清新与美好。
  3. 休啼为近鲛人室:不要哭泣,因为靠近了鲛人的居所,暗示了超脱现实的向往。
  4. 欲笑谁投玉女壶:想要笑却不知谁会投入玉女的壶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5. 云气乍回巫峡梦:云气突然回转,仿佛巫峡的梦境,比喻美好的梦境。
  6. 水嬉犹记曲池图:水中嬉戏的情景依然记得曲池的图画,回忆过去的欢乐时光。
  7. 金花却薦何人步:金花却推荐了谁的步伐,暗示了对某人的期待。
  8. 枉遣凌波襪缕濡:白白让凌波的袜子被水浸湿,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未能实现的遗憾。

修辞手法:

  • 比喻:如“钿盘清晓露成珠”中的“露成珠”,比喻清晨露水的晶莹剔透。
  • 拟人:如“休啼为近鲛人室”中的“休啼”,赋予情感以人的行为。
  • 对仗:如“翠幄飘香映绮襦,钿盘清晓露成珠”中的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清晨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营造出一种神秘而高贵的氛围,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超脱现实的向往和对美好事物未能实现的遗憾。

意象分析:

  • 翠幄:象征高贵与神秘。
  • 绮襦:象征华丽与美好。
  • 钿盘:象征精致与美好。
  • 露珠:象征清晨的清新与美好。
  • 鲛人室:象征超脱现实的向往。
  • 玉女壶:象征美好的事物。
  • 巫峡梦:象征美好的梦境。
  • 曲池图:象征过去的欢乐时光。
  • 凌波襪:象征轻盈的步履。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翠幄飘香映绮襦”一句,翠幄象征什么? A. 高贵与神秘 B. 清新与美好 C. 华丽与美好 D. 轻盈的步履

  2. “钿盘清晓露成珠”中的“露成珠”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A. 比喻 B. 拟人 C. 对仗 D. 排比

  3. 诗中提到的“鲛人室”和“玉女壶”分别象征什么? A. 超脱现实的向往;美好的事物 B. 过去的欢乐时光;美好的梦境 C. 清晨的清新与美好;轻盈的步履 D. 高贵与神秘;华丽与美好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感慨。
  • 王安石《泊船瓜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现实的感慨。

诗词对比:

  • 杨亿的《再赋七言》与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两者都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但杨亿的诗更注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而苏轼的诗则更注重对现实的感慨。
  • 杨亿的《再赋七言》与王安石的《泊船瓜洲》:两者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但杨亿的诗更注重营造神秘而高贵的氛围,而王安石的诗则更注重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杨亿的多首诗作,对其诗歌风格和创作背景有详细介绍。
  • 《宋代文学史》:对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全面介绍,对理解杨亿的诗歌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