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冢》

时间: 2025-01-01 18:22:41

烟水初平稳放阊,解缨聊复濯沧浪。

每年上冢天无准,是处下田春正忙。

岁月可惊寒悄悄,贤愚同尽绿茫茫。

早知识字能为崇,不废吾翁百本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上冢
方岳 〔宋代〕

烟水初平稳放阊,
解缨聊复濯沧浪。
每年上冢天无准,
是处下田春正忙。
岁月可惊寒悄悄,
贤愚同尽绿茫茫。
早知识字能为崇,
不废吾翁百本桑。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开头描绘了清晨的平静水面,烟雾缭绕的景象。接着提到解开帽缨,偶尔洗洗沧浪的事情。每年上冢的日子总是没有固定的,田里的农忙春天正如火如荼。时间在悄然流逝,令人震惊的是,寒冷的气息悄然袭来,贤者与愚者都在这片绿茫茫的田野上消逝。早就知道读书能够成就伟大,但我并不废弃我父亲的那一百本桑书。

注释

字词注释

  • :阊阖,指门或窗户,形容开阖自如。
  • 濯沧浪:洗涤沧海的波浪,表示在水中浸泡、洗涤。
  • 上冢:上坟,扫墓的意思。
  • 贤愚:智慧与愚笨之人。
  • 绿茫茫:形容生机盎然的绿色景象。
  • 知识字:读书识字,求知的意思。
  • :崇高、显赫的意思。

典故解析
“每年上冢天无准”中提到的“上冢”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先人的祭奠和对生命的思考。这种祭扫的习俗在中国文化中源远流长,体现了对先人的尊重与怀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季良,号青松,宋代著名诗人,生于北宋、卒于南宋。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哲理,常常结合个人生活与自然景色,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上冢》这首诗可能是在清明节前后写的,反映了诗人对生命、时间流逝及农耕生活的感悟。在繁忙的农田工作之余,诗人也在思考亲情、人生的意义。

诗歌鉴赏

《上冢》是方岳的一首典型诗作,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感慨以及对生命短暂的思考。开篇“烟水初平稳放阊”,描绘了一幅清晨的宁静画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感觉。接着“解缨聊复濯沧浪”,展现出一种悠闲的生活态度,似乎在暗示人们在忙碌的生活中也要留出时间来享受自然的美好。

“每年上冢天无准,是处下田春正忙”反映了诗人对传统祭扫习俗的思考与无奈,体现出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接着提到“岁月可惊寒悄悄,贤愚同尽绿茫茫”更是深刻的哲理思考,寒冷的气息让人感到时间的无情,贤者与愚者最终都将消逝于这片绿野。

结尾处“早知识字能为崇,不废吾翁百本桑”则表达了诗人对文化和知识的重视,尽管生活中有许多磨难,但传承的知识和对先人的怀念仍然让人感到重要。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烟水初平稳放阊:描绘清晨的宁静,水面平静,烟雾缭绕,给人一种悠然的感觉。
  2. 解缨聊复濯沧浪:在闲暇中解开帽缨,洗涤沧海的波浪,表现出一种放松与享受。
  3. 每年上冢天无准:每年扫墓的时间没有固定,反映出生活的无常。
  4. 是处下田春正忙:此时正是下田忙碌的春天,生动地描绘出农忙的场景。
  5. 岁月可惊寒悄悄:时间的流逝令人震惊,寒意悄然袭来。
  6. 贤愚同尽绿茫茫:智慧与愚者都在这片绿意中消逝,体现了对生命的思考。
  7. 早知识字能为崇:早知读书识字可以成就伟大。
  8. 不废吾翁百本桑:不忘记祖辈的教诲,强调知识的传承。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时间比作寒冷的气息,表达对时间无情的感慨。
  • 对仗:如“贤愚同尽绿茫茫”中,贤与愚形成对比,突出思想的深刻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农田劳动,表达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以及对知识的重视,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烟水:象征着宁静与朦胧的生活状态。
  • 沧浪:代表着自然的宽广与变化。
  • :象征对逝去生命的缅怀与反思。
  • :农田象征着生命的繁忙与生机。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烟水初平稳放阊”中的“阊”指的是什么?
    A. 门 B. 山 C. 水 D. 天

  2. 诗中提到的“每年上冢”反映了什么习俗?
    A. 祭扫 B. 结婚 C. 待客 D. 劳动

  3. “贤愚同尽绿茫茫”中“贤愚”的意思是?
    A. 聪明与愚蠢 B. 富有与贫穷 C. 老人与年轻人 D. 男性与女性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杜甫
  • 《绝句》王之涣

诗词对比
可以将《上冢》与杜甫的《春望》进行对比,二者都表现了对时光的感慨与对生命的思考,但方岳更注重田园生活的描绘,而杜甫则更多地反映了国家的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悲哀。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古诗词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