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花台》

时间: 2025-01-17 10:27:11

孤云落日倚西风,历历兴亡望眼中。

山入六朝青未了,江浮五马恨无穷。

客愁已付葡萄绿,迳雨空余玛瑙红。

我亦欲谈当世事,无人唤醒紫髯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孤云落日倚西风,历历兴亡望眼中。
山入六朝青未了,江浮五马恨无穷。
客愁已付葡萄绿,迳雨空余玛瑙红。
我亦欲谈当世事,无人唤醒紫髯翁。

白话文翻译:

孤云在西风中飘落,夕阳下逐渐消逝的景象让我回想起历史的兴亡。
山川依旧,六朝的青色似乎还未结束,江水上五马的身影在浮动,带着无法言说的恨意。
我的愁苦已经酿成了葡萄的绿色,雨后的小路上只剩下空余的玛瑙般的红色。
我也想谈论当今的事情,但无人能唤醒那位紫胡子的老者。

注释:

字词注释

  • 孤云:孤独的云。
  • 落日:夕阳,西沉的太阳。
  • 历历:清晰可见。
  • 六朝:指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几个朝代。
  • 五马:典出古代,象征英雄豪杰或历史人物。
  • 客愁:行者的忧愁。
  • 葡萄绿:比喻愁苦的滋生。
  • 玛瑙红:指雨后路面的红色,形容色彩鲜艳。
  • 紫髯翁:指年长的智者或隐士。

典故解析

  • 六朝:指历史上六个朝代,象征着历史的沧桑和兴亡。
  • 五马:源于古代文人对英雄的赞美,暗示历史上曾经的豪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方岳,字景升,号雪洲,宋代著名诗人,以山水诗和咏怀诗著称。他的诗风格清新脱俗,常表达对历史的感慨与个人的忧愁。

创作背景: 《雨花台》创作于南宋时期,时值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兴亡的对比,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忧虑以及个人情感的抒发。

诗歌鉴赏:

《雨花台》一诗通过描绘孤云与落日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深刻感慨。诗中“孤云落日”体现了一种孤独与消逝的意境,映射出对历史的追忆与思考。而“山入六朝青未了,江浮五马恨无穷”则通过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曾经繁华的惋惜和对现世的无奈。诗人用“客愁已付葡萄绿”来形象地表现情感的深重,愁苦如同葡萄般滋生,而“玛瑙红”则描绘了雨后小路的美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显示出诗人在美景与忧愁之间的挣扎。最后一句“无人唤醒紫髯翁”则透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助,渴望交流却又无从开始,展现了对理想与现实的无奈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孤云落日倚西风:孤独的云在西风中飘荡,落日逐渐西沉,暗示时间的流逝与孤寂。
  2. 历历兴亡望眼中:清晰地看见历史的兴亡,表达诗人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3. 山入六朝青未了:山川依旧,六朝的青葱似乎还未消失,象征历史的延续。
  4. 江浮五马恨无穷:江水上浮现的五马,引发对历史英雄的思考与无尽的怨恨。
  5. 客愁已付葡萄绿:旅行者的忧愁化为绿色的葡萄,象征着愁苦的滋生。
  6. 迳雨空余玛瑙红:雨后小路的红色只剩下空虚,暗示内心的失落与孤独。
  7. 我亦欲谈当世事:表达了诗人想要讨论当今社会的渴望。
  8. 无人唤醒紫髯翁:感叹无人能唤醒内心的智慧与理想,显示出孤独感。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客愁已付葡萄绿”,将愁苦比作葡萄,形象生动。
  • 对仗:如“孤云落日”与“历历兴亡”,形成和谐的音韵美。
  • 拟人:如“无人唤醒紫髯翁”,赋予隐士以人性化的特征,增强情感的表达。

主题思想: 本诗通过自然景象与历史兴亡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的深刻思考与个人情感的孤独,体现了一种对历史的追思与对现实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孤云:象征孤独与漂泊。
  • 落日:象征时间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六朝:代表历史的兴衰与文化的积淀。
  • 五马:象征历史英雄的遗留与惋惜。
  • 葡萄绿:象征愁苦的滋生与内心的挣扎。
  • 玛瑙红:象征美丽与空虚的对比。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六朝”具体指哪几个朝代? A. 东周、东汉、三国
    B. 东吴、东晋及南朝
    C. 北魏、南北朝 答案:B

  2. “客愁已付葡萄绿”中的“葡萄绿”象征什么? A. 美好生活
    B. 深重的忧愁
    C. 甜美的爱情
    答案:B

  3. 本诗表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哪些情感? A. 赞美
    B. 惋惜与无奈
    C. 忽视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系列:同样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的结合。
  • 王维《山居秋暝》:描绘自然景象与人内心的和谐。

诗词对比

  • 方岳《雨花台》李白《庐山谣》:两者均涉及历史与个人情感的交织,但方岳更侧重于历史的沉重感,而李白则表现出一种洒脱与豪放。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收录多位宋代诗人的代表作品,提供背景解析。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对古典诗词的分析与鉴赏,提升阅读理解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