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时间: 2025-01-19 15:57:11

一领布袍,一床纸被。

葫芦拄杖为行李。

三杯两盏乐天真,谁能与你争闲气。

满眼苍生,争名夺利。

朝朝只要巴家计。

教他吃个土馒头,方知里面□滋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踏莎行

一领布袍,一床纸被。
葫芦拄杖为行李。
三杯两盏乐天真,
谁能与你争闲气。
满眼苍生,争名夺利。
朝朝只要巴家计。
教他吃个土馒头,
方知里面滋味。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的洒脱与世无争的态度。他只穿着一件布袍,盖着一床纸被,手里拄着葫芦杖,身上带着简单的行李。喝着几杯酒,享受着单纯的快乐,谁还会跟你争那些无聊的琐事呢?眼前满是为了名利而争斗的人们,每天只想着怎么赚钱过日子。让他们尝尝土馒头的滋味,才会懂得其中的真谛。

注释

  • 布袍:用布料制成的衣服,象征简朴和随意的生活。
  • 纸被:轻便的被褥,表示生活简朴。
  • 葫芦拄杖:葫芦形的拐杖,象征着游荡和无拘无束的生活。
  • 三杯两盏:指喝酒的数量,表示随意与放松的心态。
  • 闲气:无聊的争执,指人与人之间的争斗。
  • 苍生:百姓,普通人,常用来指生活艰难的人们。
  • 巴家计:指谋求生计、家庭生活的计较。
  • 土馒头:简单粗陋的食物,象征艰苦与真实的生活体验。

典故解析

这首词并未直接引用特定的典故,但“苍生”与“争名夺利”体现了古代士人对社会风气的批判,反映出对名利的冷嘲热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此词作者佚名,生活在元代,元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文人多以诗词抒发个人情感。此类作品常常表达对世俗纷争的反思。

创作背景:在元代,社会动荡,商业繁荣,士人对功名利禄的追求普遍。作者通过简朴的生活描绘,表达对这种现象的不满与超然。

诗歌鉴赏

《踏莎行》通过简单的生活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世俗名利的淡然态度。开篇用“布袍”和“纸被”构建了简朴的生活形象,接着以“葫芦拄杖”为背景,隐喻了自由与游荡的生活状态。词中提到“乐天真”表达了一种洒脱的情绪,反映出诗人不愿与他人争执的心态。在“满眼苍生,争名夺利”的对比中,诗人对社会现象的批判显而易见,强调了人们为名利而争吵的无谓与痛苦。

最后一句“教他吃个土馒头,方知里面滋味”是整首词的点睛之笔,意在提醒人们经历艰苦生活后才能真正体会生活的真谛,这种深刻的哲理使得诗歌更具感染力。通过对比,诗人将自我与他人、简单与复杂、快乐与烦恼对立起来,展现出一种对自由与真实生活的向往,值得读者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一领布袍,一床纸被:开篇描绘了简朴的生活状态,展示了作者的生活态度。
  • 葫芦拄杖为行李:象征着自由流浪,不受拘束。
  • 三杯两盏乐天真:表现出一种洒脱的生活态度,强调享受当下。
  • 谁能与你争闲气:质疑与他人争执的意义,表明诗人对争斗的无奈与厌倦。
  • 满眼苍生,争名夺利:批判社会上人们为了名利而忙碌争斗的现象。
  • 朝朝只要巴家计:强调生活的琐碎与无聊,反映社会的现实。
  • 教他吃个土馒头:用以比喻艰难的生活体验,传达出生活的真实与苦涩。
  • 方知里面滋味:强调通过体验艰辛才能理解生活的真正含义。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土馒头”比喻艰辛的生活,隐喻深刻的生活哲理。
  • 对仗:整首词有明显的对仗结构,增强了韵律感。
  • 夸张:如“满眼苍生”,强调了社会现象的普遍性。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传达出一种对世俗名利的反思与批判,强调真实生活的价值,倡导一种简单而快乐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布袍:象征简单与朴素。
  • 纸被:代表轻松与随性。
  • 葫芦拄杖:象征无拘无束的生活。
  • 土馒头:象征艰难与真实的生活体验。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人所追求的简单而真实的生活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布袍”象征什么?

    • A. 奢华
    • B. 简朴
    • C. 忧伤
    • D. 快乐
  2. “教他吃个土馒头”表达了什么含义?

    • A. 生活的幸福
    • B. 生活的艰苦
    • C. 生活的乐趣
    • D. 生活的无聊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饮酒》
  • 李白《将进酒》

诗词对比

  • 陶渊明《饮酒》:同样表现出对世俗的超脱与淡泊,但更强调隐逸的生活。
  • 李白《将进酒》:虽同样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却更为豪放与奔放,展现出不同的生活态度。

参考资料

  • 《元代诗词选》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的魅力与解析》

通过这些资料,读者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诗词的魅力与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