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百骏图》

时间: 2025-01-04 09:01:43

虞坂车踪,东郊毛色。

嘶风谁记长安陌。

当年一顾已群空,世间安得乘黄百。

洗甲银河,消烽边壁。

买来乌{左牛右孛}安耕啬。

平川水草胜天闲,形模不上昭陵石。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虞坂车踪,东郊毛色。
嘶风谁记长安陌。
当年一顾已群空,
世间安得乘黄百。
洗甲银河,消烽边壁。
买来乌左牛右孛安耕啬。
平川水草胜天闲,
形模不上昭陵石。

白话文翻译:

在虞坂的车辙上,东郊的马匹毛色斑斓。
嘶鸣的风中,谁还记得长安的街陌?
当年你回眸一顾,却已是人去楼空,
世间何处再能找到乘坐黄马的机会?
洗净铠甲在银河边,消除边疆的烽火。
买来乌马在左右,安静地耕作与劳作。
平坦的原野和水草胜过天上的闲适,
这种模样也不及昭陵的石刻。

注释:

  • 虞坂:指古代的一个地名,常与马车相关。
  • 车踪:车轮行驶留下的痕迹。
  • 嘶风:马嘶叫的声音与风声混杂。
  • 长安陌:长安的街道,象征繁华与往日。
  • 乘黄:指乘坐黄马,象征尊贵和权势。
  • 洗甲:洗去战甲,表示和平的到来。
  • 银河:暗指星空,象征广阔与悠远。
  • 昭陵石: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其石刻艺术著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姚鹓雏(生卒年不详),近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与历史感,风格清新而沉郁。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动荡的时代,诗人通过马与自然的描写,寄托对往昔安宁生活的怀念,并反映出对当前局势的忧虑与无奈。

诗歌鉴赏:

《踏莎行 百骏图》是一首融合了历史、自然与个人情感的诗。开篇描绘了虞坂的车迹与东郊的马匹,生动展现出一种动态的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充满生机的画面中。同时,诗中提到的“嘶风”与“长安陌”,不仅传达出一种对往昔繁华的追忆,也隐喻了时光流逝带来的孤独感。接下来的几句则通过对“乘黄百”的叹息,表现出对理想生活的渴望与对现实的无奈。

诗中“洗甲银河,消烽边壁”意象鲜明,表达了对和平生活的向往。诗人希望能在平静的环境中安静耕作,不再被战乱打扰。结尾处提到的“昭陵石”,则是对历史的沉思,反映出对永恒与短暂的思考。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境悠远,展现了诗人对历史的思考和对生活的感慨,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哲理性。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虞坂车踪,东郊毛色:描绘了马车经过的痕迹,暗示一种热闹的场景。
  2. 嘶风谁记长安陌:引出对长安繁华的回忆,表达了对旧日繁华的怀念。
  3. 当年一顾已群空:一瞬间的回眸,已是物是人非,表达了失落与惆怅。
  4. 世间安得乘黄百:对理想生活的渴望,表达出对现状的无奈。
  5. 洗甲银河,消烽边壁:象征希望洗去战争的铠甲,渴望和平的生活。
  6. 买来乌左牛右孛安耕啬:描绘了日常的耕作生活,体现出对于安宁生活的向往。
  7. 平川水草胜天闲:强调自然的优美与宁静,反映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8. 形模不上昭陵石:表达了对永恒与历史的思考,同时也反映出对现实的无奈。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乘黄百”比喻理想生活的尊贵。
  • 拟人:将“嘶风”赋予情感,使得环境更具生动性。
  • 对仗:如“乌左牛右”,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自然与历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渴望和对往昔繁华的怀念,反映出深厚的情感与哲理思考。

意象分析:

  • 车踪:象征着历史的痕迹与流逝的时光。
  • 长安:象征着繁华与梦幻,代表了诗人内心的向往。
  • 银河:象征广阔与神秘,暗示更高的理想与追求。
  • 昭陵石:象征历史的永恒与不变的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踏莎行 百骏图》是由哪位诗人创作的?

    • A. 李白
    • B. 姚鹓雏
    • C. 杜甫
    • D. 白居易
  2. 诗中提到的“长安陌”象征什么?

    • A. 繁华与往日
    • B. 战争与冲突
    • C. 自然与宁静
    • D. 贫困与愁苦
  3. “洗甲银河”中“洗甲”指的是什么?

    • A. 结束战争
    • B. 进行耕作
    • C. 享受生活
    • D. 参加宴会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诗词对比

对比姚鹓雏《踏莎行 百骏图》与李白的《静夜思》,前者着重于对历史的追忆与对理想生活的向往,而后者则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与对现实的思考。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古典诗词鉴赏》
  3. 《中国古代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