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蓬莱(赏郡团芍药)》

时间: 2025-01-04 10:47:56

是三春已暮,浪蕊凋残,牡丹零落。

独殿清和,有佳名芍药。

浅浅芳丛,绣幢鼎鼎,更艳香绰约。

浑似扬州,画楼卷起,翠帘红幕。

倚槛轻盈,万娇千媚,故整霞裙,笑花寂寞。

太守风流,拥笙歌围著。

坐上诗人,二千里外,念此身飘泊。

客眼看花,归心对酒,番成萧索。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醉蓬莱(赏郡团芍药)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是三春已暮,浪蕊凋残,牡丹零落。
独殿清和,有佳名芍药。
浅浅芳丛,绣幢鼎鼎,更艳香绰约。
浑似扬州,画楼卷起,翠帘红幕。
倚槛轻盈,万娇千媚,故整霞裙,笑花寂寞。
太守风流,拥笙歌围著。
坐上诗人,二千里外,念此身飘泊。
客眼看花,归心对酒,番成萧索。

白话文翻译:

春天已接近尾声,花瓣凋零,牡丹也渐渐凋谢。
独有清和的芍药,盛名远扬。
那浅浅的芳丛,绣帷高悬,更显得香气四溢,姿态婀娜。
仿佛置身扬州,画楼高卷,翠帘红幕相映成趣。
倚靠在栏杆上,轻盈万分,万种风情,整齐的霞裙,仿佛在对花的寂寞微笑。
太守风流倜傥,身边笙歌环绕。
而我,坐在二千里外的诗人,心中思念漂泊的身影。
看花的旅人,心中归思如酒,愈发显得萧索。

注释:

  • 三春已暮:指春天即将结束。
  • 浪蕊凋残:花朵凋谢,花瓣零落。
  • 芍药:一种花,象征美丽。
  • 绣幢鼎鼎:形容花丛像华丽的帷幔一样高耸,意指绚丽。
  • 倚槛轻盈:形容轻巧地倚靠在栏杆上。
  • 万娇千媚:形容女子的美丽和风情。
  • 太守:地方官,常指有才华的人。
  • 归心对酒:表达归心似箭,借酒消愁的情绪。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人情世态。他的诗往往富有生活气息,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醉蓬莱》创作于春末夏初之际,作者在赏花时感受到春日的终结和人生的漂泊,借花抒情,表达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过往的怀念。

诗歌鉴赏:

《醉蓬莱》是一首充满春日气息的诗,诗中描绘了春末时节花朵凋谢的情景,表现出时光的流逝和对美好事物的惋惜。诗人用“牡丹零落”开篇,直接点明春天的短暂,接着引入芍药,象征着一种难能可贵的美。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展现了芍药的柔美与芬芳,表现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对太守风流倜傥的描写,反衬出自己的漂泊与孤独。与太守的繁华对比,诗人更显失落与无奈。“归心对酒”一句,传达出他对故乡和归属的渴望,在美酒之中流露出心中的愁苦。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令人感同身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是三春已暮,浪蕊凋残,牡丹零落:春天已接近尾声,繁花似锦的时节渐渐消逝,牡丹的凋谢象征着美好的事物终将失去。
  • 独殿清和,有佳名芍药:此时独有的芍药,因其美丽而享有声誉,意味着虽然春天将尽,仍有值得珍惜的美丽存在。
  • 浅浅芳丛,绣幢鼎鼎,更艳香绰约:描绘了芍药花丛的美丽,传达出浓郁的芳香和迷人的姿态。
  • 倚槛轻盈,万娇千媚,故整霞裙,笑花寂寞:诗人轻倚栏杆,形象地展示了女子的风情,似乎在对寂寞的花儿微笑,暗示了生活的无常与美的短暂。
  • 太守风流,拥笙歌围著:描写太守的风流倜傥,反衬出自己身处的孤寂。
  • 坐上诗人,二千里外,念此身飘泊:身为诗人的他,与繁华隔绝,心中充满对故乡的思念。
  • 客眼看花,归心对酒,番成萧索:最后一句总结了诗人的心情,尽管眼前的花朵依旧美丽,内心却感受到无尽的孤独和寂寞。

修辞手法:

  • 比喻:将芍药比作名花,强调其独特的美。
  • 拟人:花朵似乎在与人对话,给予情感以生命。
  • 对仗:如“翠帘红幕”,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春天的描绘,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对人生无常的思考,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归属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天:象征生命的延续与美好。
  • 芍药:象征美丽与珍贵。
  • 太守:象征社会地位和繁华。
  • :象征情感的寄托与孤独的解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主要花卉是什么?
    A. 牡丹
    B. 芍药
    C. 樱花
    D. 菊花

  2. 诗人对太守的描写主要反映了什么?
    A. 对权力的向往
    B. 对繁华的羡慕
    C. 对生活的无奈
    D. 对友情的珍惜

  3. 诗中“归心对酒”表现了什么样的情感?
    A. 喜悦
    B. 思念与孤独
    C. 满足与期待
    D. 忧愁与失落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春望》
  • 李清照《如梦令》

诗词对比:

  • 比较赵长卿的《醉蓬莱》与李白的《月下独酌》,两首诗都描写了孤独的情感,但前者关注花卉的美丽,后者则更侧重于酒的豪情,展现了不同的审美取向和情感表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赵长卿研究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