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清平乐(秋暮)
作者: 赵长卿 〔宋代〕
鸿来燕去。又是秋光暮。
冉冉流年嗟暗度。
这心事还无据。
寒窗露冷风清。
旅魂幽梦频惊。
何日利名俱赛,为予笑下愁城。
白话文翻译
大雁来去,燕子飞离,又是秋天的黄昏。
时光匆匆流逝,让我感叹无声无息。
我的心事却无从诉说。
寒窗外露水冷,清风徐来。
旅途中魂魄幽梦常常被惊扰。
何时才能与名利齐头并进,带着笑容走出这愁苦的城池呢?
注释
- 鸿:指大雁,常用作秋天的象征。
- 燕:指燕子,通常与春天相关。
- 冉冉:慢慢地,缓缓地。
- 嗟:感叹,叹息。
- 无据:没有凭据,没有根据。
- 寒窗:寒冷的窗户,象征孤独和清冷的环境。
- 旅魂:旅行的灵魂,意指游子。
- 幽梦:深邃的梦境,常指思乡或对往事的回忆。
- 愁城:愁苦的城市,象征内心的忧伤。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鸿来燕去”常用来描述季节的更替和人生的无常,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长卿,字子升,号听泉,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赵长卿的作品多反映他对生活的思考和对人事的感悟。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宋代,正值秋季,诗人通过描写秋天的景象,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及对人生的思考。诗中反映了士人的孤独和对名利的追求,体现了当时社会的竞争与压力。
诗歌鉴赏
《清平乐(秋暮)》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惆怅。开篇即用“鸿来燕去”引入,展现了秋天的到来,暗示着生命的流逝和时光的无情。接着,诗人感叹“冉冉流年”,用“嗟”字表达了对光阴荏苒的无奈与感伤。整首诗的情感基调沉重,反映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未来的迷茫。
“寒窗露冷风清”一句,描绘了清冷的环境,增强了诗歌的孤独感。接下来“旅魂幽梦频惊”,则是诗人对旅途中孤独与梦想的深刻反思,显现出对故乡的思念与对美好生活的渴望。结尾的“何日利名俱赛,为予笑下愁城”,则是对未来的期盼与追求,表现出诗人希望能够摆脱愁苦,获得成功与快乐的美好愿景。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鸿来燕去:描绘秋天的来临,象征着季节的变化和生命的迁徙。
- 又是秋光暮:再次强调秋天的傍晚,渲染了情感的凄凉。
- 冉冉流年嗟暗度:感叹时光易逝,人生如白驹过隙,难以把握。
- 这心事还无据:内心的忧虑与困惑没有明确的理由或目标。
- 寒窗露冷风清:营造出一种冷清的环境,衬托诗人的孤独感。
- 旅魂幽梦频惊:在旅途中,梦境中的回忆与思念常常被现实惊扰。
- 何日利名俱赛:希望有朝一日能在名与利的追逐中获得成功。
- 为予笑下愁城:渴望能够带着笑容走出内心的愁苦。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鸿”和“燕”象征人生的无常与变迁。
- 拟人:诗中提到的“旅魂”和“幽梦”似乎有自己的情感与活动。
- 对仗:诗句之间的对仗增强了韵律感,如“寒窗露冷风清”。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孤独与愁苦的深思,以及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渴望。诗人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传达了内心复杂的情感,展现了宋代士人的人生追求与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鸿:象征秋天,迁徙,生命的变迁。
- 燕:象征春天,温暖的回忆。
- 寒窗:象征孤独与寂寞。
- 旅魂:象征游子的心灵与思乡之情。
- 愁城:象征内心的忧伤与困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鸿来燕去”中的“鸿”指什么?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
诗中“这心事还无据”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疑惑
- C. 确定
- D. 兴奋
-
诗人希望何时能“笑下愁城”?
- A. 未来
- B. 过去
- C. 现在
- D. 不确定
答案
- C
- B
-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声声慢·秋暮》:李清照
- 《秋夕》:杜甫
诗词对比
- 《声声慢·秋暮》和《清平乐(秋暮)》均表现了对秋天的感慨和人生的思考,但李清照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而赵长卿则强调时间的无情与内心的孤独。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唐宋诗词简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