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杂诗九十首》

时间: 2025-01-04 09:26:26

赤城玉京天,冠简奉香火。

一亘僧有之,道容易佛坐。

忽为道复得,瞿昙加巾裹。

屡改神不闻,二家自人我。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赤城玉京天,冠简奉香火。一亘僧有之,道容易佛坐。忽为道复得,瞿昙加巾裹。屡改神不闻,二家自人我。

白话文翻译:

在赤城玉京的天空下,戴着冠冕手持简册,供奉着香火。有一位僧人拥有这一切,道与佛的坐姿变得容易。忽然间,他领悟了道,佛陀也加上了头巾包裹。尽管多次改变,神灵却未曾听见,两家各自形成了自我。

注释:

  • 赤城:指道教中的仙境,常用来比喻高远或神秘的地方。
  • 玉京:道教中指天帝的居所,也用来形容高洁的地方。
  • 冠简:指戴着冠冕,手持简册,象征着尊贵和学问。
  • 香火:指供奉神佛时燃烧的香和灯火,也指宗教信仰。
  • 一亘:指一位。
  • 瞿昙:指佛陀,即释迦牟尼。
  • 巾裹:指用头巾包裹头部,这里指僧人的装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曹勋(1098-1174),字公显,号松隐,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不少反映社会现实的作品。这首诗可能是在他隐居期间所作,表达了对道教和佛教的思考和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曹勋隐居期间,对道教和佛教的哲学思想进行深入思考后所作。诗中通过对僧人和道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宗教哲学的探索和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赤城玉京的描绘,营造了一种高远神秘的氛围。诗中“冠简奉香火”一句,既展现了尊贵和学问的象征,也暗示了宗教信仰的虔诚。后文通过对僧人和道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宗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的“忽为道复得,瞿昙加巾裹”一句,巧妙地将道教和佛教的元素结合在一起,展现了作者对两种宗教哲学的融合和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体现了曹勋对宗教哲学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赤城玉京天”:描绘了一个高远神秘的仙境,为全诗营造了氛围。
  • “冠简奉香火”:展现了尊贵和学问的象征,也暗示了宗教信仰的虔诚。
  • “一亘僧有之”:指一位僧人拥有这一切,暗示了宗教的修行和领悟。
  • “道容易佛坐”:道与佛的坐姿变得容易,表达了作者对宗教哲学的理解。
  • “忽为道复得”:忽然间领悟了道,展现了作者对道的深刻理解。
  • “瞿昙加巾裹”:佛陀也加上了头巾包裹,巧妙地将道教和佛教的元素结合在一起。
  • “屡改神不闻”:尽管多次改变,神灵却未曾听见,表达了作者对宗教哲学的思考。
  • “二家自人我”:两家各自形成了自我,总结了作者对道教和佛教的理解。

修辞手法:

  • 比喻:通过“赤城玉京天”比喻高远神秘的仙境。
  • 拟人:通过“瞿昙加巾裹”拟人化地描述佛陀。
  • 对仗:通过“道容易佛坐”和“忽为道复得”形成对仗,增强了语言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道教和佛教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宗教哲学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通过对僧人和道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宗教哲学的融合和理解,体现了作者对宗教哲学的深刻思考和独到见解。

意象分析:

  • 赤城玉京:高远神秘的仙境,象征着高洁和神秘。
  • 冠简:尊贵和学问的象征,暗示了宗教信仰的虔诚。
  • 香火:供奉神佛时燃烧的香和灯火,象征着宗教信仰。
  • 瞿昙:佛陀,象征着佛教的智慧和慈悲。
  • 巾裹:僧人的装束,象征着宗教的修行和领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赤城玉京天”比喻了什么? A. 高远神秘的仙境 B. 世俗的世界 C. 佛教的圣地 D. 道教的圣地

  2. 诗中的“冠简奉香火”暗示了什么? A. 宗教信仰的虔诚 B. 世俗的学问 C. 政治的权力 D. 军事的威严

  3. 诗中的“瞿昙加巾裹”描述了什么? A. 僧人的装束 B. 佛陀的智慧 C. 道教的修行 D. 佛教的慈悲

答案: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之美,体现了对自然和宗教的感悟。
  • 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通过对古原草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和生命的感悟。

诗词对比:

  • 王维的《山居秋暝》与曹勋的《山居杂诗九十首》:两者都描绘了山居的宁静和自然之美,但王维的诗更多体现了对自然的感悟,而曹勋的诗更多体现了对宗教哲学的思考。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曹勋的多首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他的诗风和创作背景。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和特点,有助于理解曹勋的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