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北使诗》
时间: 2025-01-01 13:24:15意思解释
赠北使诗
原文展示:
业定三边静,时和四海敦。 行人仍礼籍,使者接輶轩。 宾荣君享燕,客踞我司存。 既美齐婴学,欣逢郑产言。 琴酒时欢会,篇章极讨论。 回旌逗陇左,返轴指河源。 塞榆行隐路,津柳稍垂门。 日沈山气合,潮落水花翻。 离情欲寄鸟,别泪不因猿。 所可缄怀袖,方以代兰萱。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宁静和谐的时代,三边的局势稳定,四海的关系融洽。行人依旧遵循礼仪,北方的使者乘坐着华丽的车驾前来。宾客们在这里享受荣华,客人则安坐于我方的席位。既然美好的齐国有婴儿的学问,我很高兴能够遇见郑国的贤人。琴酒相聚时畅快欢笑,讨论诗篇极其热烈。旗帜回旋在陇山的左侧,车轴指向河源的方向。边塞的榆树遮蔽了隐秘的小道,渡口的柳树轻轻垂下了门前的枝条。夕阳沉入山间气氛融洽,潮水退去水花翻滚。离别的情感想寄托给飞鸟,别离的泪水却不因猿声而流。可以用怀中的衣袖来封存这份情感,代替那兰花和萱草的芬芳。
注释:
字词注释:
- 业定:指国家的安定。
- 三边:指北方的边疆。
- 使者:天子的使者。
- 輶轩:华丽的车驾。
- 宾荣:宾客的荣耀。
- 君享燕:君主享受盛宴。
- 离情:离别的情感。
- 兰萱:兰花和萱草,分别象征高洁和母爱。
典故解析:
- 齐婴学:齐国的婴儿学问,形容学识渊博。
- 郑产言:郑国的贤人,引用了古代对贤人的尊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潘徽是南北朝时期的诗人,生活在历史动荡的时代,他的诗作常表达对和平安宁的渴望和对友谊的珍视。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北方使者来访之际,表达了对和平局势的庆祝和对友人相聚的喜悦,反映了当时朝廷的政治和外交状况。
诗歌鉴赏:
《赠北使诗》以优美的辞藻和流畅的结构,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盛世景象,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安宁和人际和谐的向往。诗中开篇以“业定三边静,时和四海敦”描写了国家的安定局面,接着通过描绘使者的到来,表现了对外交流的重视。宾客们的欢聚、琴酒的欢会,展现了人际之间的亲密关系和对文化交流的重视。
在后半部分,诗人通过自然景象的描写,将离别的情感与自然相结合,表达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牵绊。诗中“离情欲寄鸟,别泪不因猿”的句子,深刻地揭示了离别的无奈与哀伤。整体而言,这首诗在表现盛世欢愉的同时,也流露出对离别的沉重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使得诗的情感更加丰富、深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业定三边静,时和四海敦”:国家安定,四海皆和,描写了和平的局面。
- “行人仍礼籍,使者接輶轩”:行人遵循礼仪,表示重视礼节;使者乘坐华丽的车驾到来。
- “宾荣君享燕,客踞我司存”:宾客们享受荣华,表达了主人对客人的热情款待。
- “既美齐婴学,欣逢郑产言”:赞美齐国的学问,遇见郑国的贤人,体现了诗人对文化交流的推崇。
- “琴酒时欢会,篇章极讨论”:描述欢聚的场景,琴酒相伴,气氛热烈。
- “回旌逗陇左,返轴指河源”:描绘了行人回程的场景,指向河源,表现了对故乡的眷恋。
- “塞榆行隐路,津柳稍垂门”:描绘边塞的景色,隐秘的小路和柳树,增添了离别的情景。
- “日沈山气合,潮落水花翻”:夕阳西下,潮水退去,带出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诗意的氛围。
- “离情欲寄鸟,别泪不因猿”:表达离愁别绪,想把情感寄托于飞鸟,流露出对离别的哀伤。
- “所可缄怀袖,方以代兰萱”:用衣袖封存情感,象征着对友谊的珍视与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寄托于鸟,体现了情感的细腻。
- 对仗:如“日沈山气合,潮落水花翻”,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景物以情感,增强了诗的感染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和平的珍视与对友谊的向往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安宁和人际和谐的渴求,同时又流露出对离别的深切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使者:象征着交流和友谊。
- 琴酒:代表欢聚、文化交流的场景。
- 山、水:自然意象,象征着宁静和归属感。
- 鸟、猿:象征离别的情感,鸟寄情,猿悲啼。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描绘的国家状况是怎样的?
- A. 动荡不安
- B. 安定和谐
- C. 战乱频繁
- 答案:B
-
“离情欲寄鸟”中的“鸟”用来象征什么?
- A. 旅行
- B. 离别的情感
- C. 朋友
- 答案:B
-
诗中提到的琴酒代表什么?
- A. 伤感
- B. 欢聚
- C. 离别
-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诗词对比:
- 比较《赠北使诗》和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但在情感的深度和对自然的描写上有所不同。王勃的作品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而潘徽则更注重对时代背景和人际关系的描绘。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南北朝诗歌选》
- 《古诗文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