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竹枝 其二十五》

时间: 2025-01-08 22:19:34

荇碍菱妨两桨迟,分流支港乱如丝。

回舟不见清溪路,人在芦花顶上移。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荇碍菱妨两桨迟,分流支港乱如丝。
回舟不见清溪路,人在芦花顶上移。

白话文翻译:

河里的水草和菱角妨碍了船桨的划动,支流和港口交错混乱,像丝线一样纷乱不堪。回头时看不到清澈的溪水,人在芦苇花的顶端缓缓移动。

注释:

字词注释:

  1. 荇(xìng):一种水生植物,常见于湖泊、河流中。
  2. 菱(líng):水中生长的菱角,形状像锥形,常用作食材。
  3. 妨(fáng):妨碍、阻挡。
  4. 分流(fēn liú):水流的分支。
  5. 支港(zhī gǎng):小港口。
  6. 乱如丝(luàn rú sī):形容错综复杂,像丝线一样纠缠。
  7. 清溪路:清澈的溪水流淌的道路。
  8. 芦花(lú huā):芦苇的花朵,常见于水边。

典故解析: 本诗没有明显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水草、菱角等自然意象,展现了诗人对湖面景象的细腻观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魏新河,生于20世纪,现代诗人,以其细腻的自然描写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而著称。他在诗歌创作中,常常融入对故乡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西湖竹枝 其二十五》创作于当代,反映了西湖自然景观的美丽与复杂。诗人在湖面游弋时,感受到水草与水流的纠葛,这种细致的观察引发了他对生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西湖竹枝 其二十五》是一首描绘西湖自然风光的诗,诗人用简练而生动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清新而复杂的湖面景象。开头两句“荇碍菱妨两桨迟”,通过“荇”和“菱”两种水生植物,生动地描绘了在湖面上划船时所遇到的阻碍,这不仅体现了自然的美,还暗示了人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遭遇的困难和挫折。

接下来的“分流支港乱如丝”,则进一步展现了水流的复杂性。诗人在这里通过比喻,将错综复杂的水流形象地比作“乱如丝”,表现了自然界的千变万化与不可捉摸。同时,也隐喻了人生的复杂与多变。

最后两句“回舟不见清溪路,人在芦花顶上移”,则表达了诗人对生活道路的迷茫和对自然的依恋。回舟而望,却看不到通向清溪的路,显示出一种无奈与渴望。人在芦花顶上缓缓移动,象征着人在生活中不断追寻与探索的过程,尽管前路茫然,却依然在探索中前行。

整首诗在描写自然景色的同时,也引发了人们对生活的深思,展现了诗人细腻的观察力和深刻的思考能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荇碍菱妨两桨迟”:水草与菱角妨碍了船桨的划动,暗示自然的阻碍。
  2. “分流支港乱如丝”:水流的复杂交错,反映出生活的纷繁与复杂。
  3. “回舟不见清溪路”:回头时无法看到清晰的道路,表达对未来的迷茫。
  4. “人在芦花顶上移”:人在芦苇花中移动,象征着探索与追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乱如丝”形象地表现了水流的复杂。
  • 拟人:将自然景象与人的感受结合,使诗歌更具情感。
  • 对仗:上下句在结构上形成对仗,增强诗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西湖自然景色的细致描绘,隐喻了人生的复杂与迷茫,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探索精神。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1. :象征自然的生机与障碍。
  2. :象征生活中的阻碍与困难。
  3. 清溪:象征理想与希望。
  4. 芦花:象征自然的美丽与柔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荇”在诗中代表什么?
    A. 一种水生植物
    B. 一条河流
    C. 一种舟船
    D. 一种动物

  2. 诗中“乱如丝”是用来形容什么的?
    A. 人的心情
    B. 水流的复杂
    C. 生活的无奈
    D. 船的速度

  3. “人在芦花顶上移”传达了怎样的情感?
    A. 迷茫与无助
    B. 自然的美丽
    C. 船的漂浮
    D. 生活的安逸

答案:

  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宿业师山房待丁大不至》贾岛

诗词对比: 与《春江花月夜》相比,魏新河的《西湖竹枝 其二十五》更加注重细腻的自然描写,而《春江花月夜》则更侧重于情感与意境的结合。两者都通过自然景象反映出内心的情感,但表现手法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现代诗词解析》
  • 《魏新河诗集》

这些书目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诗词的背景、技巧和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