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待雪三首 其二》

时间: 2024-09-19 20:54:28

碧波摇梦入霜天,非雨非晴绝可怜。

一种相思言不得,夜阑人立断桥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碧波摇梦入霜天,非雨非晴绝可怜。
一种相思言不得,夜阑人立断桥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冷的冬日,湖面波光粼粼,仿佛在摇曳着梦境,然而天空却是霜天,既不是雨天也不是晴天,显得十分凄凉。诗中表达了一种无以言表的相思之情,夜深人静时,诗人独自站在断桥边,思绪万千。

注释:

  • 碧波:清澈的湖水,波光粼粼。
  • 霜天:指寒冷的天,霜降的季节。
  • 非雨非晴:形容天气阴郁,不是雨天也没有阳光。
  • 绝可怜:形容情景的凄凉,令人怜惜。
  • 一种相思言不得:一种思念之情无法用言语表达。
  • 夜阑:夜深的时候。
  • 断桥:西湖著名景点之一,象征离别与思念。

典故解析:

“断桥”是西湖著名的景点之一,因其缺乏一段而得名,常常被用来象征离愁别绪,诗人站在此处,正是为了感受这一份离愁。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熊东遨,现代诗人,以细腻的情感和清新的意象而著称。他的诗作多描绘自然景观,融入个人情感,风格独特。
  •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冬季,西湖的景色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反映出一种孤独和思念的情绪,是对冬天的沉静和内心情感的深刻描绘。

诗歌鉴赏:

《西湖待雪三首其二》通过精致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西湖冬日美景的细致观察和对情感的深刻体悟。首句“碧波摇梦入霜天”便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如梦似幻的境界,波光与霜天的对比,展现了自然的神秘与诗人内心的沉思。接下来的“非雨非晴绝可怜”,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孤独感,天气的无常与诗人内心的孤独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刻的凄美。最后两句通过“相思言不得”表明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夜深人静时的独立思考,让情感显得更加浓烈。整首诗在意象上运用了对比和暗示,构造出一种冷清而又富有情感张力的氛围,让人深思。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碧波摇梦入霜天”:湖面清澈的波光在寒冷的霜天中摇曳,仿佛梦境般的景象。
    • “非雨非晴绝可怜”:天气阴郁,既没有雨又没有阳光,显得极其凄凉。
    • “一种相思言不得”:内心的思念无法用言语表达,情感复杂。
    • “夜阑人立断桥边”:在夜深人静时,诗人独自站在断桥边,思绪万千。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湖面波光比作梦,增添了梦幻的色彩。
    • 对比:将“非雨非晴”与“绝可怜”形成对比,突出情感的孤独。
    • 拟人:波光摇曳似乎在引导诗人的思绪,赋予自然以情感。
  • 主题思想:整首诗歌围绕思念与孤独的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展现了人与自然间的深刻联系。

意象分析:

  • 碧波:象征清澈与梦幻,代表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霜天:代表寒冷和孤寂,映射诗人内心的凄凉感受。
  • 相思:象征内心深处的情感纠结,无法言说的思念。
  • 断桥:作为西湖的地标,象征离愁与思念的交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霜天”指的是什么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非雨非晴”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 A. 快乐
    • B. 平静
    • C. 悲凉
    • D. 激动
  3. “断桥”在诗中象征什么?

    • A. 美丽
    • B. 离愁
    • C. 快乐
    • D. 希望

答案

  1. D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月下独酌》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比如熊东遨的这首诗与白居易的《琵琶行》都表现了对情感的深刻描绘,但熊东遨更注重意境的营造,而白居易则通过叙事的方式来表达情感。两者在表现手法和情感基调上均有所不同,值得深入探讨。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鉴赏》
  • 《古典诗词与现代情感》
  • 《西湖文化与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