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读秦纪
作者: 陈恭尹〔清代〕
谤声易弭怨难除,
秦法虽严亦甚疏。
夜半桥边哼孺子,
人间犹有未烧书。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秦法的反思与对人间良知的坚守。
谤言容易消散,但怨恨却难以消除。虽然秦朝的法律非常严厉,但在某些方面却又显得不够细致。半夜时分,在桥边传来小孩的哼唱,说明人间仍然存在没有被烧毁的书籍,依然有知识和文化的传承。
注释
- 谤声:指对人的诽谤和恶意的言论。
- 弭:平息,消散。
- 怨:怨恨。
- 秦法:指秦朝时期的法律,因其严苛而闻名。
- 孺子:小孩,常用来指代无辜或纯真的人。
- 烧书:指焚烧书籍,象征对文化的毁灭。
典故解析
秦始皇时期,实行“焚书坑儒”的政策,极力打压知识分子,试图控制思想。此举引起了后世的深刻反思,成为文化压制与自由思想之间斗争的象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恭尹(约1660-1732),清代诗人,工诗词,尤以五言绝句闻名。他的作品多表现对历史的反思及对社会现实的关注,风格清新、朴素。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知识分子对历史上秦朝暴政的反思与对文化传承的重视。诗人在历史的背景下,试图通过对秦法的批判,传达出对人性与文化的关注。
诗歌鉴赏
《读秦纪》通过对秦法律的反思,展现了作者对历史的独立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开篇以“谤声易弭怨难除”揭示了社会中普遍存在的诽谤与怨恨,暗示即便在严厉的法律面前,人的情感与道德仍然是复杂且深邃的。接着提到“秦法虽严亦甚疏”,这句表面上看似对秦法的批评,实际上是对法律与人性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再到“夜半桥边哼孺子”,用儿童的纯真来对比社会的复杂,暗示即使在严酷的环境中,仍然存在希望和文化的延续。最后以“人间犹有未烧书”总结,传达出文化与知识的不可摧毁性,彰显了即使在暴政下,思想依然能够生存与传承的信念。整个诗篇情感饱满,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谤声易弭怨难除:谤言可以被消除,但怨恨却难以平息。表现了人际关系中的复杂性。
- 秦法虽严亦甚疏:虽然秦朝的法律严格,但在某些方面却显得不够周全,暗示法律的局限性。
- 夜半桥边哼孺子:夜深人静时,桥边传来小孩的哼唱,描绘出一种宁静的氛围,也反映出人性的纯真。
- 人间犹有未烧书:尽管历史上曾有焚书的悲剧,但人间依然存在未被消灭的文化与知识。
修辞手法
- 对仗:第一句和第二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句的韵律感。
- 比喻:将“烧书”作为文化毁灭的象征,深刻地表现了对知识的珍视。
- 意象:通过“孺子”象征人性与希望,形成强烈的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表现了对历史上暴政的反思,强调了法律的严厉与人性之间的矛盾,同时表达了对文化、知识和人性的坚定信仰。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谤声:象征社会的恶意与不公。
- 秦法:代表专制与压迫的法律。
- 孺子:象征无辜、纯真与希望。
- 书籍:文化与知识的象征,代表人类的智慧与历史。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谤声易弭怨难除中的“怨”指代什么?
- A. 愤怒
- B. 怨恨
- C. 痛苦
-
秦法虽严亦甚疏中的“疏”指代什么?
- A. 严厉
- B. 松散
- C. 稀疏
-
诗中提到的“孺子”象征什么?
- A. 文化
- B. 纯真
- C. 暴政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的作品,表现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
- 《静夜思》:李白的经典之作,抒发对故乡的思念与对人生的感悟。
诗词对比
- 《读秦纪》与《春江花月夜》:两者都在历史与自然中寻找人性的光辉,前者更侧重于社会的批判,后者则更倾向于抒情的表达。
- 《读秦纪》与《静夜思》:两者都表现了对人性与情感的关注,前者关注历史的教训,后者则是对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陈恭尹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