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江红 题国声集,寄唐玉虬成都》
时间: 2025-01-01 19:15:58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春水方生,兰舟动,一江消雪。正两岸,清猿引响,蒲帆风发。
三户亡秦荆楚奋,连城诳赵相如直。我东方,今有暴嬴邻,同仇切。
台庄胜,长沙捷。书卷起,壶敲缺。共闻鸡起舞,磨牙吮血。
毫素雄涵巫峡雨,襟怀朗映峨嵋月。诵国声,万遍壮心飞,头难白。
白话文翻译:
春水刚刚开始流动,兰舟随之而动,江面上融化的雪水正如潮水般消逝。
正当此时,两岸的猿猴在啼叫,船帆在风中飘扬。
三户人家为了亡秦而奋起,连城的百姓竟然欺骗赵相如。
我东方如今有暴虐的邻国,大家齐心协力,共同仇恨。
台庄胜利,长沙捷报频传。书卷翻动,酒壶撞击发出声响。
大家一起听闻鸡鸣起舞,磨牙吮血,准备战斗。
毫素的雄风在巫峡的雨中,襟怀开阔映照着峨眉的月光。
我们高唱国声,心中壮志飞扬,哪怕白头也无怨无悔。
注释:
- 春水方生:春天的水刚刚开始流动,生机勃勃。
- 兰舟:指的是小船,可能象征着旅途或理想。
- 清猿引响:清脆的猿鸣传来,带有自然的声音。
- 三户亡秦:三户指的是历史上秦朝灭亡的事件。
- 连城诳赵相如:连城的百姓欺骗了赵国的相如,暗指历史事件。
- 同仇切:共同仇恨,指团结一致。
- 台庄胜:指的是历史上的一场战役胜利。
- 共闻鸡起舞:大家共同听到鸡鸣,准备行动。
- 毫素雄涵巫峡雨:形容气魄豪放,雨中的巫峡更加显得豪壮。
- 襟怀朗映峨眉月:心胸开阔,映照着峨眉山的月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祖平,现代诗人,作品多以爱国情怀及历史为主题,常常在诗中融入对人文历史的思考与情感的抒发。他的诗风豪放,带有一定的史诗气质。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当代,旨在表达对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关注与期待。诗人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感受到民族复兴的迫切性与历史责任,借古激今,传达强烈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满江红》是一首充满激情的爱国诗,诗人通过描绘春水、兰舟、猿鸣等自然景象,营造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气氛,象征着中华民族的复兴与希望。诗中多次提到历史事件,如“亡秦荆楚奋”和“连城诳赵相如”,通过历史的回顾,激发出当代人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体现了强烈的历史责任感。
诗人在描写自然风光的同时,巧妙地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表现出对邻国侵略行为的忧虑和对民族团结的呼唤。在“同仇切”的号召下,诗人展现了团结一心、共同抵抗外敌的决心。最后,以“万遍壮心飞,头难白”结束,彰显出不屈的斗志和对未来的信念,表现出一种壮阔的理想和坚定的信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首句描绘春水与小舟,象征新生与活力。
- 第二句提到猿鸣,增强自然的氛围,表现生机。
- 第三、四句通过历史事件,表现对过去的反思与警醒。
- 中间的“同仇切”则是对现实的强烈反应,表现团结的必要性。
- 最后几句通过描写美景,表现出诗人的豪情壮志。
-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春水与生机相联系,生动形象。
- 对仗:如“共闻鸡起舞,磨牙吮血”形成对比,增强气势。
- 排比:多次使用“胜”“捷”等词,传达出胜利的希望。
-
主题思想: 该诗歌的中心思想是表达强烈的爱国情感与民族复兴的信念,通过历史回顾与现实呼吁,展现出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责任感。
意象分析:
- 春水:象征生命与希望。
- 兰舟:代表旅途与理想。
- 清猿:自然的声音,寓意生机。
- 鸡鸣:象征着行动的开始,预示着斗争。
- 巫峡雨:表现出豪情与壮志,也象征着历史的厚重。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春水方生”象征什么?
- A. 生命与希望
- B. 战争
- C. 失败
-
“同仇切”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个人主义
- B. 团结一致
- C. 逃避现实
-
诗的最后一句“头难白”表达了什么?
- A. 对未来的恐惧
- B. 不屈的斗志
- C. 对历史的遗憾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王之涣)
- 《国殇》(闻一多)
诗词对比:
- 《满江红》与《登高》:两者都是表达爱国情怀,但《满江红》更侧重于历史与未来的结合,而《登高》则更多地关注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的交融。
参考资料:
- 《现代诗词选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邵祖平诗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