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 其二》

时间: 2025-01-14 15:39:51

岁月悲游子,风尘老腐儒。

兵交连北冀,客隐向东吴。

草白秦皇道,天清陆瑁湖。

昔时游乐处,抚事一长吁。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岁月悲游子,风尘老腐儒。
兵交连北冀,客隐向东吴。
草白秦皇道,天清陆瑁湖。
昔时游乐处,抚事一长吁。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岁月流逝,让游子心中充满悲伤,而在风尘中,年老的儒者也感到无奈。战火不断,北方的冀州被卷入战争,而身在异乡的旅人隐居在东吴。曾经的秦皇道上草木已白,天色清澈的陆瑁湖也让人感慨万千。往日的游乐之地,如今只留下对往事的长叹。

注释

  • 岁月:指时间的流逝。
  • 游子:漂泊在外的游子,常指思乡之人。
  • 风尘:指旅途中的艰辛和困苦。
  • 老腐儒:年老的儒者,意指知识分子。
  • 兵交:指战争的交锋。
  • 北冀:指北方的冀州地区。
  • 客隐:隐居的旅客,表示身在异乡。
  • 东吴:古代的东吴地区,文化繁盛。
  • 草白:草木枯黄,暗示岁月的无情。
  • 昔时:过去的时光。

典故解析

  • 秦皇道:指秦始皇时期修建的道路,象征着当时的繁华与辉煌。
  • 陆瑁湖:陆瑁是东吴的一位名将,湖泊则象征着宁静与美好,但也暗示着时光的流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贝琼,明代诗人,生活在动荡的历史时期。他的诗歌多关注家国情怀和个人命运,风格沉郁而富有哲理。

创作背景

《冬夜 其二》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目睹了战乱带来的离乱与悲伤,因此在诗中表现了对故乡的思恋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游子与老儒的对比,深刻表达了对岁月流逝和战乱带来的惆怅。诗人在开篇即以“岁月悲游子”点出主题,直接引出游子的孤独与苦闷。接着,诗人描述了战乱对北方的影响,点出了国家动荡带来的离散与无奈。诗的中段提到东吴的隐士,折射出作者对安宁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国的忧虑。最后,草白与天清的对比,暗示了昔日的繁华与现在的凋敝。整首诗情感沉重,字句简练却充满深意,展示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反思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岁月悲游子:表达了游子对时间流逝的悲哀,暗示离乡的无奈。
  2. 风尘老腐儒:描绘了一位经历风霜的老学者,反映出知识分子在时局动荡中的无力感。
  3. 兵交连北冀:直接提到战争,意味着国家的不安与人心的动荡。
  4. 客隐向东吴:隐士生活的选择,体现了对安宁的渴望与现实的无奈。
  5. 草白秦皇道:对昔日繁华的追忆,反映出历史的变迁。
  6. 天清陆瑁湖:宁静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惆怅形成对比。
  7. 昔时游乐处:回忆往日的欢乐与轻松,形成强烈的对比。
  8. 抚事一长吁:最后的叹息,凝聚了整首诗的情感。

修辞手法

  • 对比:游子与老儒的对比,展现了不同身份下的共同感受。
  • 意象:草白与天清的意象对比,反映了时光的无情与自然的宁静。
  • 拟人:岁月被赋予了情感,使其更具人性化。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故乡的思念,表达了游子在动荡历史中的无奈与孤独,反映出对生命脆弱与历史变迁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游子:象征离散与孤独。
  • 老腐儒:象征知识与无奈。
  • 北冀:象征战乱与动荡。
  • 东吴:象征安宁与向往。
  • 秦皇道:象征历史的辉煌与时光的流逝。
  • 陆瑁湖:象征自然的宁静与人心的忧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游子所感受到的主要情绪是什么? A. 快乐
    B. 悲伤
    C. 愤怒

  2. “草白秦皇道”中的“草白”指的是什么? A. 生机勃勃
    B. 凋零枯黄
    C. 五彩缤纷

  3. 诗中提到的“东吴”主要象征什么? A. 战乱
    B. 安宁
    C. 纷争

答案

  1. B. 悲伤
  2. B. 凋零枯黄
  3. B. 安宁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但其情感更为温暖,侧重于亲情的联系。
  • 李白的《静夜思》则通过月光引发对家乡的思念,情感更加直接和强烈。

通过这些作品的对比,我们可以更清晰地感受到不同诗人对游子情怀的不同表达方式及情感深度。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研究》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 《中国古代诗词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