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源休》
时间: 2024-12-29 20:12:04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天下未偃兵,儒生预戎事。
功劳安可问,且有忝官累。
昔常以荒浪,不敢学为吏。
况当在兵家,言之岂容易。
忽然向三岭,境外为偏帅。
时多尚矫诈,进退多欺贰。
纵有一直方,则上似奸智。
谁为明信者,能辨此劳畏。
白话文翻译:
在天下未平定之前,儒生们就开始参与军务。
功劳又怎么能去追问,况且身为官员也有惭愧的负担。
我以前常常在荒凉的环境中,不敢去学习做官。
更何况身处兵家之中,谈论这些事岂不是容易吗?
突然被派到三岭,境外担任偏将。
当时很多人崇尚虚伪,进退之间多有欺诈。
即使有一心一意的忠诚,上面的人也像是奸诈的智者。
谁能成为明白事理的人,能够分辨这些辛劳和恐惧呢?
注释:
- 偃兵:指战争平息,兵器收回。
- 儒生:指读书人,尤其是儒家学者。
- 忝官:身为官员的羞愧。
- 荒浪:荒凉的环境。
- 偏帅:地方的军事指挥官。
- 矫诈:虚伪和欺骗。
- 奸智:狡诈的智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元结(约660年-730年),字子干,唐代诗人,以古文闻名。元结以简练的诗风和深刻的思考著称,其作品常反映社会现实与个人的感受。
创作背景:
《寄源休》写于唐代社会动荡时期,诗人身处战乱之中,反映了儒生在战事中的困惑与无奈。诗中的情感渗透了对当时社会政治的深刻思考。
诗歌鉴赏:
《寄源休》通过对战争的思考,表达了儒生在动荡年代的无奈与困惑。开篇即点明“天下未偃兵”,引出儒生不得不参与戎事的现实。这一转变不仅使人感到悲哀,也暗含对当时社会的批判。诗中用“功劳安可问”表达了对官职功名的质疑,揭示了儒生面对权力与战争的无力感。
尤其在“时多尚矫诈,进退多欺贰”一联,诗人对当时政治环境的不满达到了高潮,强调了虚伪与欺骗的普遍性。最后,诗人提出“谁为明信者”,将思考引向更深层次,质疑谁能真正看清事物的本质,反映了对人性与社会的深刻思考。
整首诗情感沉郁,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动荡与个人命运的思索,表现出一种无奈与抗争的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天下未偃兵:说明当时仍然处于战争状态。
- 儒生预戎事:儒生不得不参与战争事务,表达无奈。
- 功劳安可问:质疑战功的意义,反映对功名的冷漠。
- 且有忝官累:身为官员的责任感与羞愧。
- 昔常以荒浪:回忆过去的艰难环境。
- 况当在兵家:强调在军中生存的艰难。
- 时多尚矫诈:描述当时社会的虚伪风气。
- 纵有一直方:即使有忠诚,也难以被识别。
- 谁为明信者:对社会的深刻反思,质疑谁能看清真相。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对仗工整,比如“功劳安可问,且有忝官累”。
- 反问:通过反问激发思考,加深情感的表达。
- 比喻:将战争和官场比作荒浪,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战乱的无奈、对官场虚伪的反感,以及对社会人心的深刻思考,表现出一种儒生的忧国忧民之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兵:象征战争与动荡,代表社会的不安定。
- 儒生:代表知识分子,表达出对理想与现实矛盾的困惑。
- 三岭:象征远离故乡的孤独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天下未偃兵”指的是什么?
- A. 和平时期
- B. 战争时期
- C. 农忙时期
-
“功劳安可问”这一句表达了对什么的质疑?
- A. 战争的胜利
- B. 官职的意义
- C. 人际关系
-
诗中提到的“矫诈”主要是指什么?
- A. 诚实
- B. 虚伪和欺骗
- C. 正义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杜甫
- 《登高》- 杜甫
- 《静夜思》- 李白
诗词对比:
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相比,元结的《寄源休》更关注社会现实与个人的内心挣扎,前者强调壮丽自然与人情,后者则表现出对战争与官场的深刻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的魅力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