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二首》

时间: 2025-01-04 11:54:43

年年春色客中看,不管今年行路难。

行到西湖春正好,万重杨柳傍栏干。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年年春色客中看,不管今年行路难。行到西湖春正好,万重杨柳傍栏干。

白话文翻译:

每年春天的美景我都在外地观赏,今年的旅途虽然艰难,但当我走到西湖时,春天的景色正好,万重的杨柳依依傍在栏杆旁。

注释:

  1. 年年春色:每年的春天的景色。
  2. 客中:指诗人在外地,身为客人。
  3. 行路难:旅途艰难,表达旅途不易的感受。
  4. 西湖春正好:指西湖的春天景色非常好。
  5. 万重杨柳:形容杨柳数量众多,生机盎然。
  6. 傍栏干:指杨柳依偎在栏杆旁,描绘出一种幽雅的景象。

典故解析:

本诗并未涉及特别的历史典故,但“西湖”作为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常常象征着美丽与春天的生机。西湖的美景在古代文人笔下得到极大的赞美,成为了许多诗词的主题。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葛绍体,字子皎,号景斋,宋代著名诗人。其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美的向往,风格清新流畅。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春天,正值万物复苏之际,诗人可能在外游历,体验到春天的美好与旅途的艰辛,因而写下此诗,表达对西湖春色的向往与感慨。

诗歌鉴赏:

《西湖二首》通过对比旅途的艰辛与西湖春色的美好,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在诗的开头,诗人以“年年春色客中看”引入,表明自己每年都在异乡观赏春景,流露出对故土的思念与羁旅的无奈。接着“行路难”一句,突出旅途的不易,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挣扎与辛劳。然而,诗人并未因此而气馁,反而在接下来的句子中展现了对西湖春光的期待与珍视,“行到西湖春正好”,表现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向往之情。最后以“万重杨柳傍栏干”细致描绘出西湖春天的景象,生动而富有韵味,令人仿佛置身于如画的美景之中。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春天的生机与美丽,情感真挚,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年年春色客中看:诗人每年都在外地看春天的景色,表现出身为“客”的孤独和思乡之情。
  • 不管今年行路难:尽管今年的旅途艰难,诗人并不在意,表现出一种乐观的态度。
  • 行到西湖春正好:期待抵达西湖的那一刻,春天的景色正好,反映出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 万重杨柳傍栏干:生动描绘西湖的春天,万千杨柳依偎在栏杆旁,展现了春天的繁茂与生机。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年年春色”与“行路难”形成对比,增强了情感的冲突。
  • 比喻:以“万重杨柳”来形容春天的生机,形象生动。
  • 排比:通过列举不同的景象(如“万重杨柳”),加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这首诗通过对西湖春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向往与对生活的感悟,体现了在艰难旅途中的坚韧与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春色:象征着生机与希望,代表着新的开始。
  • 西湖:作为中国文化符号,象征着美丽与宁静。
  • 杨柳:常常象征着柔美与春天的生命力,营造出一种温柔的氛围。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年年春色”指的是什么? A. 每年的夏天
    B. 每年的春天
    C. 每年的秋天
    D. 每年的冬天

  2. 诗人对西湖春天的态度是? A. 忧伤
    B. 愤怒
    C. 渴望
    D. 无所谓

  3. “万重杨柳傍栏干”中“万重”是指什么? A. 数量少
    B. 数量多
    C. 数量不确定
    D. 数量清晰

答案

  1. B
  2. C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 张若虚
  • 《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诗词对比:

  • 《春江花月夜》:同样描绘自然景色,情感细腻,意象丰富,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
  • 《钱塘湖春行》:以西湖为背景,描绘春天的生机,主题与本诗相似,但风格上更为豪放。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代诗词鉴赏》
  • 《中国文学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