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苏州回寄太守袁起岩郎中》
时间: 2025-01-06 07:43:0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离苏州回寄太守袁起岩郎中
作者: 张镃 〔宋代〕
吴中佳地旧长洲,
来往空回信宿留。
泰伯庙存那暇问,
丽姓乡近未曾游。
诗翁燕坐迎香阁,
闲客归乘钓月舟。
想见名章已成集,
韦郎何得擅苏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苏州的怀念和对朋友的思念。吴中这片美丽的地方,曾经在长洲游玩过,如今却空留信件往返。泰伯庙还在,不知道何时能有时间去拜访,而丽姓的乡里我至今还没有去游历。诗翁坐在迎香阁里享受闲适,闲客乘着钓月舟归来。我想你们的诗集已经编成了,韦郎怎么能独领苏州的风骚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吴中:指江苏省的苏州地区,因其地处吴国旧地而得名。
- 长洲:指长洲岛,位于苏州湖中,风景如画。
- 泰伯庙:为纪念古代吴国的国君泰伯而建的庙宇。
- 丽姓:指的是某个姓氏,可能是诗人熟悉的朋友或名士。
- 诗翁:指的是精于诗歌的老者。
- 闲客:指的是无所事事的客人,可能是游玩的人。
典故解析:
- 泰伯庙是为了纪念泰伯而建,泰伯是吴国的开国君主,其仁德和为国捨身精神被后人景仰。
- 韦郎:指韦应物,是唐代著名诗人,与苏州有密切的联系。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张镃(生卒年不详),字子厚,号梅溪,宋代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尤其擅长山水田园诗。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张镃回苏州途中,他对故乡的美好回忆和对友人的思念交织在一起,反映了他对当时社会人情的观察与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优美的自然景色和深厚的友谊为背景,表达了张镃对故乡苏州的思念与向往。诗的开头,诗人描绘了吴中的美丽风光,尤其是长洲的景色,给人以恬静的印象,反映出他对这片土地的熟悉与热爱。接着,诗人通过描述泰伯庙的存在,引发对历史人物的追忆,显示出一种惋惜与怀旧的情感。
接下来的两句,诗人描绘了诗翁与闲客的闲适情景,似乎在暗示他自己也渴望这种闲适的生活。最后两句,诗人提到韦郎的诗集,流露出对朋友的赞赏与羡慕,同时也显露出一种自谦之意,表达了他在文坛上的自我定位。
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展现出宋代诗人对于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吴中佳地旧长洲:开篇以地名引入,强调苏州的美丽和诗人对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
- 来往空回信宿留:表达了信件往来的无奈,暗示诗人与友人的隔阂。
- 泰伯庙存那暇问:提到泰伯庙,表现出诗人对历史文化的关注。
- 丽姓乡近未曾游:提到未曾游历的乡村,体现对生活的好奇与向往。
- 诗翁燕坐迎香阁:描绘了闲适的环境,反映出一种理想的生活状态。
- 闲客归乘钓月舟:闲客的归来,恰好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
- 想见名章已成集:表达诗人对友人创作的关注,期待与其分享文艺的激情。
- 韦郎何得擅苏州:最后一句则是对友人的赞美与自谦,展现了诗人的高尚情操。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仗、排比等修辞手法,增强了诗的节奏感。
- 比喻与象征的运用丰富了诗意,例如“钓月舟”象征着闲适与悠然。
主题思想: 这首诗主要表现了对故乡的思念、对友人的赞赏与羡慕,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整体情感基调是温柔而怀旧的,充满了人情味。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吴中:象征着美丽与文化。
- 长洲:代表着自然的宁静与诗意。
- 泰伯庙:象征着历史与传统的延续。
- 香阁:代表着文人雅士的闲适生活。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吴中”指的是哪个地方? A. 江苏
B. 浙江
C. 安徽 -
泰伯庙是为了纪念哪位历史人物而建的? A. 孔子
B. 泰伯
C. 屈原 -
“诗翁燕坐迎香阁”中的“燕”字,指的是什么? A. 燕子
B. 轻松自在的状态
C. 诗人的朋友
答案:
- A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月夜忆舍弟》 by 杜甫
- 《江南春》 by 杜甫
诗词对比:
- 张镃的《离苏州回寄太守袁起岩郎中》与李白的《庐山谣》都描绘了江南的美景,但前者更侧重于人文情感,后者则表现出对自然的崇敬。两首诗在风格上有所不同,张镃的诗更显温柔细腻,而李白的则豪放大气。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古诗词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