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八月七日被命上会稽沿途所历拙於省记为韵语
作者: 魏了翁 〔宋代〕
周官虽有墓为尸,
细考元非墓祭仪。
九十年閒雠未复,
陵左歹右替去日加贝杂用最堪悲。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对于周代官制和祭祀制度的思考,指出虽然周朝有为死者设立的墓葬,但仔细探讨后发现并不是所有的墓都符合祭祀的礼仪。在经历了九十年的变迁后,这些古代的制度已经被遗弃,墓地的左侧和右侧都被不良的事物所替代,令人感到悲哀。
注释
- 周官:指周朝的官制和礼仪,主要是指周代的礼法。
- 墓为尸:意指墓葬是为死者而设。
- 细考:仔细考察。
- 陵左歹右:指墓地周围的环境已经被破坏,变得堪忧。
- 加贝杂用:意指在祭祀中杂用其他物品,失去了原有的庄重和仪式感。
- 堪悲:令人感到悲伤。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周官和墓祭仪,反映了周朝时的礼制和祭祀文化。周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朝代,其文化和礼仪对后世有深远影响。作者在诗中通过对比古今,揭示了社会变迁带来的文化遗失和对传统的追思。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魏了翁(约1040-1110),字子昊,号若水,南宋时期的诗人、词人和政治家。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并注重表现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这首诗作于魏了翁被派往会稽的途中,表达了他对于古代礼仪和当下社会变迁的思考。诗人在游历中感受到传统文化的衰退,心中感慨万千。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古代制度的反思,表现了作者对文化遗产的珍惜和对当下社会的忧虑。开篇直接提及周官,表明主题的历史根源,接着通过细致的分析,揭示了古今礼仪的变化。尤其是“九十年閒雠未复”的句子,强烈地传达出时间的流逝带来的文化断层,仿佛在警示人们要重视传统。
最后一句“堪悲”更是情感的升华,作者不仅在感叹个人的遭遇,更是在为整个社会文化的变迁感到痛心。这首诗在结构上严谨,情感上深邃,既有对历史的追溯,又有对当下的批判,展现出魏了翁的深厚文化底蕴与敏锐的社会观察。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周官虽有墓为尸:说明古代有为死者设立的墓葬。
- 细考元非墓祭仪:细想后发现并不符合祭礼的要求。
- 九十年閒雠未复:经历九十年变迁,文化已无恢复之可能。
- 陵左歹右替去日加贝杂用最堪悲:指墓地的环境被破坏,现代祭祀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令人极为悲伤。
-
修辞手法:
- 对比:古今的对比,强调文化的变迁。
- 象征:墓地代表传统文化,破坏象征着文化的衰退。
-
主题思想:这首诗深刻反映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珍惜与对现代社会的失望,表达了对文化遗产消逝的忧虑。
意象分析
- 墓地:象征着传统和历史,承载着文化与记忆。
- 祭仪:代表着对先人的尊重与传统的延续。
- 环境的破坏:象征着现代社会对传统的忽视与遗忘。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
诗中提到的“周官”指的是哪个朝代的制度?
A. 汉朝
B. 周朝
C. 唐朝
D. 宋朝 -
“九十年閒雠未复”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哀伤
C. 愤怒
D. 疏离 -
诗中提到的“堪悲”主要指什么?
A. 对个人遭遇的感叹
B. 对社会变迁的忧虑
C. 对自然环境的感慨
D. 对历史的无奈
答案:
- B
- B
-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望》 by 杜甫:通过对国家命运的思考,表现出对传统的怀念。
- 《登高》 by 杜甫:同样表现对历史和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
诗词对比:
- 比较魏了翁的这首诗与杜甫的《春望》,两者都关注历史与个人命运,但魏了翁更侧重文化的遗失,而杜甫则关注国家的动荡。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魏了翁诗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