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黎锡宴》

时间: 2025-01-01 12:48:51

圣主当年重武文,柳营韬略孰同群。

名播中外扬三殿,威遏鲸鲵震六军。

宴锡九重恩浩荡,醉酣三爵坐氤氲。

何人缓带当樽俎,彝鼎重看勒巨勋。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圣主当年重武文,
柳营韬略孰同群。
名播中外扬三殿,
威遏鲸鲵震六军。
宴锡九重恩浩荡,
醉酣三爵坐氤氲。
何人缓带当樽俎,
彝鼎重看勒巨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赞美了圣主在过去对文武双全的重视,尤其是在军事和谋略方面的成就。柳营的战术和策略与其他将领相比,谁更为出众呢?他的名声传播到了海内外,声称三殿之上(即皇宫)都在传颂他的伟业,威严的气势像是能够震慑鲸鱼和鲶鱼般的强大,足以让整个六军都为之颤动。如今在这盛大的宴会上,圣主赐予我们九重恩典,豪情壮志让我们沉醉于酒中,气氛如烟雾般弥漫。谁会优雅地系好腰带,站在酒樽和菜肴旁,细细端详那彝鼎(古代的礼器)上铭刻的伟大功勋呢?

注释:

  • 圣主:指的是明主或英明的皇帝。
  • 柳营:指的是一种军事阵营,象征着统帅的军事才能。
  • 鲸鲵:指的是大型的鱼类,象征着强大的敌人。
  • 九重:指的是高贵的恩典,象征着天子的宠爱。
  • 三爵:指的是三种酒,代表着宴会的丰盛。
  • 樽俎:樽是酒器,俎是盛菜的器皿,象征饮食之礼。
  • 彝鼎:古代的礼器,象征着丰功伟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乔木,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他的诗作以豪放、气势磅礴著称,常表达对国家和军队的热爱,以及对英雄人物的赞美。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朝廷举行盛大宴会之际,可能是庆祝某次军事胜利或表彰有功之臣,旨在彰显圣主的英明和对文武双全的重视。

诗歌鉴赏:

《平黎锡宴》通过对盛大宴会场景的描绘,表现了对国家兴盛和英雄人物的赞美。诗的开头以“圣主”引入,强调了君主的智慧与才能,接着提到“柳营韬略”,显示出军事才能的重要性。诗中通过“名播中外扬三殿”和“威遏鲸鲵震六军”两句,展现了这位圣主不仅在国内享有声望,其影响力已经扩展到海外,甚至能够震慑敌军,显示出强大的国家实力。

宴席的场景则通过“宴锡九重恩浩荡”与“醉酣三爵坐氤氲”生动描绘,表现出一种欢庆与感激的气氛。在这样的氛围中,反映出对功臣的重视,特别是在“何人缓带当樽俎,彝鼎重看勒巨勋”中,诗人提问让人反思,谁能真正体会和铭记这些成就与荣光。

整首诗通过对宴会的描绘,借景抒情,表现了对国家和领导人的崇敬,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伟大成就的追思与珍视,展现了诗人对国家未来的希望与信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圣主当年重武文:圣主在位时期重视文治与武功。
  2. 柳营韬略孰同群:在柳营中,谁的谋略更为出众?
  3. 名播中外扬三殿:他的名声传遍中外,甚至在皇宫内外都在传颂。
  4. 威遏鲸鲵震六军:他的威严能震慑海中巨兽与六军。
  5. 宴锡九重恩浩荡:宴会中赐予我们九重恩典,浩浩荡荡。
  6. 醉酣三爵坐氤氲:饮酒至酣,气氛如烟雾般弥漫。
  7. 何人缓带当樽俎:谁会悠然自得地站在酒樽与菜肴旁?
  8. 彝鼎重看勒巨勋:重温那彝鼎上铭刻的丰功伟绩。

修辞手法:

  • 对仗:诗中多处使用对仗手法,如“名播中外”与“威遏鲸鲵”,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将“威遏鲸鲵”作为强大威严的比喻,形象地展示了统治者的力量。
  • 排比:通过排比句式增强气势,如“宴锡九重恩浩荡,醉酣三爵坐氤氲”。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国家英雄的崇敬与赞美,强调了文治武功的重要性,同时也反映了对历史成就的珍视与对未来的希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圣主:象征着英明的领导者。
  • 柳营:象征军事智慧与策略。
  • 鲸鲵:象征强大的敌人。
  • 九重恩:象征最高的恩典与宠爱。
  • 彝鼎:象征历史的功勋与荣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柳营”指的是什么?

    • A. 战术阵营
    • B. 休闲场所
    • C. 农田
    • D. 商贸市场
  2. “威遏鲸鲵震六军”的意思是什么?

    • A. 君主的威严令人害怕
    • B. 鱼类在海中游动
    • C. 六军的士兵都在欢笑
    • D. 君主的威严震慑敌军
  3. 诗中提到的“九重恩”代表什么?

    • A. 丰富的晚餐
    • B. 高贵的恩典
    • C. 三种酒
    • D. 战争的胜利

答案

  1. A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
  • 杜甫的《宴乐歌》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与李白的《将进酒》相比,李乔木的《平黎锡宴》更强调对统治者的赞美和对国家的自豪感,而李白则更注重个人情感与享乐主义的表达。两者皆在宴会场景中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但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宋诗选》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诗词与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