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国寺赠广宣上人》

时间: 2024-12-29 02:41:14

马急人忙尘路喧,几从朝出到黄昏。

今来合掌听师语,一似敲冰清耳根。

意思解释

原文展示:

安国寺赠广宣上人
马急人忙尘路喧,
几从朝出到黄昏。
今来合掌听师语,
一似敲冰清耳根。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尘世的忙碌与喧嚣中,经历了一整天的奔波,终于来到安国寺,双手合十聆听高僧的教诲。此时的心境如同清脆的冰面被轻轻敲击,清明而又宁静。

注释:

  • 马急人忙:形容行色匆匆,环境嘈杂。
  • 尘路:指世俗的道路,象征繁杂的生活。
  • 合掌:表示尊敬与虔诚,通常用于佛教礼仪。
  • 听师语:聆听师父的教诲与教导。
  • 敲冰:比喻声音清脆,象征清净的内心感受。
  • 耳根:指听觉,这里引申为心灵的感悟。

典故解析:

此诗虽无明确的典故,但“合掌”作为佛教礼仪,强调了诗人与上人之间的尊敬关系。诗中的“敲冰”意象,则常用来形容清净明澈的心境,与佛教的修行理念相呼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雍陶,唐代诗人,其作品多描绘人生、自然与宗教哲理,风格清新,常以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思考见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唐代盛世,社会繁华但人们内心的焦虑与浮躁依然存在。诗人通过自身的体验,表达对宁静与智慧的渴望。

诗歌鉴赏:

《安国寺赠广宣上人》是一首充满禅意的作品,展现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反思与对内心宁静的追求。首句“马急人忙尘路喧”即以生动的场景描绘出繁忙的生活状态,读者能感受到一种压迫感和喧嚣。随着诗人从尘世中抽离,来到安国寺,心灵得以片刻的宁静,诗中的“合掌”不仅是对上人的尊重,更象征着一种内心的归属与向往。

最后两句“今来合掌听师语,一似敲冰清耳根”,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通过“敲冰”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听闻高僧教诲时的清新与觉醒。这种清澈的感受,仿佛是对世俗繁杂的解脱,传达出一种超越尘世的智慧与宁静,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马急人忙尘路喧:在尘世的喧嚣中,人们急匆匆地奔波,生活的压力让人难以安静下来。
  2. 几从朝出到黄昏:诗人一天的辛劳,从早到晚的奔波不息,更加突显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活的忙碌。
  3. 今来合掌听师语:来到寺庙,合掌表示虔诚,准备聆听高僧的教导,象征着对智慧的渴求。
  4. 一似敲冰清耳根:听师教诲时,清脆的感觉如同敲击冰面,令人心灵净化,获得启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听师语比作“敲冰”,形象生动,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 对仗:如“马急人忙”和“朝出到黄昏”,工整而富有节奏感,体现了诗人的语言美学。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描绘尘世的忙碌与内心的宁静,表达了对宗教智慧的渴求和追求内心平静的主题,反映了唐代人们对生活的思考与对精神寄托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尘路:象征世俗的繁忙与困扰。
  • 合掌:象征虔诚与对智慧的尊重。
  • 敲冰:象征内心的清明与宁静。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马急人忙”主要描绘了什么情境?

    • A. 乡村宁静
    • B. 城市繁忙
    • C. 自然风光
    • D. 夜晚安静
  2. “合掌”在佛教中通常表示什么?

    • A. 愤怒
    • B. 尊敬
    • C. 快乐
    • D. 忧伤
  3. 诗中的“敲冰”比喻了什么?

    • A. 喧闹
    • B. 清净的心境
    • C. 冷酷的情感
    • D. 浪费时间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内心情感与思考。
  • 《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描写与安宁、禅意相关的境界。

诗词对比:

  • 比较雍陶与王维的诗作,王维的《鹿柴》同样描绘自然与心灵的和谐,反映了两位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唐代诗人研究资料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