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客二首》

时间: 2024-12-29 16:37:40

与君同在少年场,知己萧条壮士伤。

可惜报恩无处所,却提孤剑过咸阳。

行人立马强盘回,别字犹含未忍开。

好去出门休落泪,不如前路早归来。

意思解释

诗词名称: 送客二首
作者: 雍陶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与君同在少年场,
知己萧条壮士伤。
可惜报恩无处所,
却提孤剑过咸阳。

行人立马强盘回,
别字犹含未忍开。
好去出门休落泪,
不如前路早归来。


白话文翻译:

与君同在年轻时的欢聚,
志同道合却感到孤独,壮士心伤。
可惜报恩之处无从寻觅,
只好提着孤剑走过咸阳。

行人骑马停下强行回首,
“别离”二字尚且含泪未忍说。
好好出门不要落泪,
不如前路早些归来。


注释:

  • 与君: 指与朋友或知己。
  • 少年场: 年轻时聚会的地方。
  • 知己: 互相理解的朋友。
  • 萧条: 形容孤独、冷清的状态。
  • 壮士伤: 壮士因知己的离去而感到伤感。
  • 可惜: 可惜、遗憾。
  • 报恩: 报答恩情。
  • 孤剑: 一把孤独的剑,象征孤独与坚毅。
  • 咸阳: 古代秦朝的都城,象征着历史与英雄的地方。
  • 行人: 旅人或离去的人。
  • 强盘回: 强制转身返回的意思。
  • 别字: 离别之言。
  • 落泪: 形容悲伤流泪。
  • 早归来: 早日返回,重聚的愿望。

典故解析:
咸阳是秦朝的都城,历史上曾是许多英雄豪杰的聚集地,提到“孤剑过咸阳”可以理解为诗人心中对壮志未酬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雍陶,唐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但其作品多描写豪情壮志和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具有较强的个人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朋友离别之际,诗人通过对离别的感慨,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盼。


诗歌鉴赏:

《送客二首》通过对离别的描绘,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篇以“与君同在少年场”引出对往日欢聚的怀念,接着转入对离别后萧条心境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壮士心伤的情感。诗人通过“可惜报恩无处所”表达了对友人的歉意和无奈,暗示即使心中充满感激,却无法找到合适的方式来报答。

接下来,诗人描绘了行人立马回首的情景,表现出离别时的不舍与犹豫,尤其是“别字犹含未忍开”一句,深刻揭示了离别时内心的复杂情感。最后两句则以劝解的语气劝朋友不要因为离别而悲伤,强调了出门不要流泪,不如期待早日重聚的美好愿望。

整首诗情感真挚,字句间流露出浓厚的友情和对未来再见的期许,展现了唐代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离别的独特理解。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与君同在少年场”:回忆与朋友共同度过的青春时光,表达亲密的关系。
  • “知己萧条壮士伤”:真挚的友谊在离别后感到孤独与伤感。
  • “可惜报恩无处所”:对朋友的感激之情无处倾诉,流露出无奈。
  • “却提孤剑过咸阳”:提到历史名城,象征壮志未酬的孤独和坚毅。
  • “行人立马强盘回”:行人停下脚步,表现出不舍的情绪。
  • “别字犹含未忍开”:离别之情难以启齿,感情深沉。
  • “好去出门休落泪”:劝朋友不要因离别而伤心。
  • “不如前路早归来”:期待未来的重逢,传达希望。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孤剑”象征孤独与坚毅)、对仗(前后句对称,增强音乐感)等修辞手法,使语言更加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集中展现了友情的珍贵与离别的伤感,同时向读者传达了对未来重聚的美好期待,体现了唐代诗歌中对人际关系的深刻思考。


意象分析:

  • 少年场: 代表青春的美好时光,象征着无忧无虑的友谊。
  • 孤剑: 象征孤独与勇气,表现出面对离别时的坚韧。
  • 咸阳: 代表历史与英雄气概,暗示壮志未酬的感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与君同在少年场”指的是: A. 朋友的离别
    B. 年轻时的欢聚
    C. 战争的回忆

  2. “别字犹含未忍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对离别的期待
    B. 对离别的深切不舍
    C. 对友谊的漠视

  3. 诗中提到的“孤剑”象征什么? A. 朋友的离去
    B. 壮志与孤独
    C. 年轻的无畏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赠花卿》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对比杜甫的《赠花卿》,同样表达了离别的情感,但杜甫更多地侧重于对时局的感慨,而雍陶则更注重于个人内心的情感波动。两首诗都展现了深厚的友情,但表达的方式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唐代诗人研究》
  • 《古诗词鉴赏》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理解《送客二首》有所帮助!